“雖然上次神將招攬失敗,唯是我搜神宮‘二顧茅廬’,對方或許會回心轉意。”

“未等到對方作何答覆之前,還是莫要輕舉妄動。”

“罷了,既然如此,那我便耐心等候些時日……”

神母這般思忖一番後,心中有了計較。

當下青袍一揚,大鳥般縱身而起,很快便消失不見。

眼望神母離去方向,聶風眨眨眼,感到不解。

他不明白對方緣何而來,又為何而去?

但無論如何……

他扭頭看了看後院深處。

總算一切無事。

與此同時,嘉定州府衙,亦迎來了兩位重客。

公堂之上,兩人一坐一立。

立者雖臉上戴著半邊面具,唯是從另半邊面容觀其可知年約十七八歲,正值血氣方剛之齡。

其人更是“剛鐵”之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

——正是日後被譽為“武林三神”之一的“捕神”!

此刻年紀尚輕的他,靜立於那位坐著之人身後。

坐者所坐,竟是公堂主位!

反觀知州大人,則和師爺、捕頭等一眾州吏恭敬立身堂下。

不由知州不讓位,不由他們不恭敬。

只因他們眼前這位白髮、白眉、白髯、白袍之人……

乃是京畿六扇門總捕頭、公門第一高手、人送“神捕”之稱的諸葛唯我!

“……事情原委便是這樣。大人,這聶人王無法無天,光天化日之下以武犯禁,牽連無辜,死傷眾多,摧城毀牆,還望大人出手捉拿此等兇徒,還我嘉定州一個朗朗乾坤!”這知州慷慨陳詞,卻難免有些失了偏頗。

畢竟兩次戰鬥都並非聶人王所挑起的,而是刀求勝與神將。

殃及無辜亦並非他本意,但以當時情況,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又哪裡顧及得了那麼多呢?

只是刀求勝已死,神將也不在,這知州也只能拿聶人王做文章了。

諸葛唯我正襟危坐,面容古井無波。

唯是內心並不平靜。

其所在之六扇門乃是為維持武林和朝廷法紀而設,對於一切江湖事、江湖人,自然有過詳實調查。

因此他很清楚“聶人王”這三個字代表什麼意思。

亦正因深知這三個字的分量何其沉重,故而此番行動,已經很久沒有出手的他,竟親自出馬!

江湖無時無刻不充斥打打殺殺。

一般的情況,根本用不著他們六扇門這柄牛刀去殺雞,各地官府捕頭捕快便能處理好。

不一般的情況,縱然需要他們六扇門的人出動,亦用不著他親力而為,麾下一眾名捕自能勝任一切之事。

這麼多年來,江湖上已沒有多少人值得他出手了。

如今,聶人王,是這麼多年來唯一讓其破例出手的存在!

北飲狂刀!

兩刀敗南麟!

被“小百曉生”排入與雄霸、獨孤一方並稱的天下三大高手之列!

這樣的人物,縱觀整個六扇門,除了他,還有誰能將之擒拿歸案?

故而此行,他只帶了一名他六扇門的後起之秀千里南下。

只因這名被他叫做“小斷”的後起之秀,雖僅入六扇門兩年,年紀也還不滿二十。

但無論是一身武功,還是所抓犯人之數,都已冠絕整個六扇門!

如此驚豔之天才,他沒理由不帶在身邊好好培養。

假以時日,這或許便是他六扇門下一位總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