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山率軍殺出之後,城上的重型武器就停止攻擊以免誤傷友軍,前城上的守軍隨即加強一波兵力,對城下叢林軍士展開遠端點式攻擊。

蘇化龍和蘇化虎的兩支叢林士兵,還想一支抵住城防攻擊,一支自左自右圍住劉牧山的軍隊,然後兩支騎軍合力將劉牧山包圍殲滅。

只是他們想的太天真了,劉牧山這新晉突破無劍真境的精靈界猛將,豈會怕兩員無劍初境的戰將?

而且那萬餘青甲軍,可是手持刃槍、腰跨利刀、背插彎弓的重甲精銳戰士。雖然他們重甲再身。卻能憑著自身修煉的兵器秘法,使身法更加靈活敏銳。

即使重灌備在身,他們依然能奔跑如風,加上那優秀的格鬥技術。方有了這“青甲軍”的稱號。

如此輕快敏捷的戰士。如同殺手一般衝入四萬叢林軍隊伍中。那些重甲士兵的戰陣中,青甲軍在他們身邊飛來飛去、如鬼魅一般繞著他們格鬥廝殺。

論單兵戰鬥力他們是對等的,但是加上這城防點式攻擊的優勢。以及那數量上的優勢,片刻之間赤色軍團就因傷倒下一排又排的騎兵。

而劉牧山則使出兩柄寶劍,以一挑二,與蘇化龍和蘇化虎戰成一團。

劉牧山的麾下將軍連同前城第二隊的將軍,一同戰住那敵將,雙方戰將瞬時搭在了一團。

叢林軍第一隊、第二隊、第三隊將軍都參戰了,少了這些將軍的法術干擾,城上的青甲軍鬆了一口氣、

城上的青甲軍失去了最主要的法術威脅,他們可以更靈活、更輕鬆的將他們手上的弓箭精準的射傷那城下的叢林軍士。

這四萬叢林軍士,此時就如同靶場上的移動標靶,被前城的守軍和青甲軍當成活靶子,頃刻間傷亡加劇。

但從林軍士的戰鬥經驗不是白給的,他們為避免全軍覆沒在城下,迅速聚攏成防守陣型,以長柄武器的優勢和重灌鎧甲的防護,將隊伍儲存了下來。

果然不出蘇赫武所料,就在青甲軍軍對出動的時候。

前城城門開啟了,劉牧山麾下另一員猛將修超、季爾晙率領青甲軍士兵,領著如狼似虎的軍士急奔出城,這些青甲軍來勢迅猛、戰力敖敖。

簡直就像風捲殘雲一般,不到半刻鐘的時間就席捲了城下戰場的軍力對比,企圖對蘇化龍的叢林軍形成合圍。

那剩餘的三萬多叢林軍士見己方萬餘叢林軍士,呼嘯著衝向前方接應頓時又有了信心。

當數萬叢林軍士將青甲軍軍團合圍在一處的時刻,前城三道城門大開,杜威率城樓上埋伏已久的軍隊,從三門殺出與劉牧山的青甲軍會和,合力對城下的兩支前城軍團展開突擊與反突擊。

前城城門處忽的又殺出一軍,前城守將軒擎率領萬餘青甲軍衝出城去,企圖對那兩支圍困城下的叢林軍士發動包圍戰。

但軒擎所部剛行進到城下戰場十里處,城下戰場上忽的從兩翼殺出數營叢林軍士反將軒擎部包圍其中。

軒擎所部與修超、季爾晙所部一前以後靠攏在一起,合兵一處,迅速形成數道防禦陣型,對蘇不凡等蘇家兄弟的兩翼軍隊的橫衝之勢進行阻擊。

但蘇不凡所率的叢林軍士的戰力可是精靈界有名的戰力,你那區區的青甲士兵又如何抵擋?

蘇不凡等蘇家兄弟和叢林軍士的攻勢瞬間從兩翼發起,進而席捲整個戰場,將前城的青甲軍大軍統統包在裡面。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青甲軍包圍叢林軍又翻過來被青甲軍圍上了。

城上的箭雨不敢在亂髮射了,否則將會嚴重傷及城下作戰的青甲軍士兵。

這時,雪上加霜的事情來了,蘇顯貴、蘇定山率軍隊從遠處的城下戰場繞到前城邊境線上,然後貼著前城防禦武器達不到的臨界線上疾馳而來,將軒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