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隊的聲音

李滬生添了火,胳膊肘觸到了槍。

“我要到阿富汗去!”

“什么!?”李滬生手指已觸到了槍。驀地,他想起日記中高虎聲曾提到的龍目1號。龍目1號說過“想到中亞去”

“是你到了克什米爾,見高虎聲的嗎?!”

“這?”俄語教師困惑。

幾個問號從腦海跳出!“不!他不是龍目1號!”

10。瓦罕走廊

10。 瓦罕走廊

“我給你看一樣東西吧!”俄語教師拿出了那張李滬生在旅店裡看過的地圖,鋪展在地上,地圖平攤,上面有從蘇聯烏拉爾山脈拉下的一條紅線,一直插到阿富汗。

阿富汗是中國鄰國,相鄰部分卻只是一條狹窄高原山谷——罕瓦走廊。對中國經濟意義不大,但從地緣政治來說對中國西部安全卻有很大戰略作用。阿富汗是一個內陸高山國家,不靠海,但卻處於中東(尤其伊朗)、中亞、中國、南亞(和巴基斯坦含印巴爭議克什米爾地區接壤)地帶,其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恰如“亞洲命運的十字路口”,歷來為英俄等強國霸權所關注①

不論阿富汗軍隊同外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相差多么懸殊,山國阿富汗多次成為進駐該國外國軍隊的墳場,屢試不爽。1839年4月,幾乎在對中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同時,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入侵阿富汗,旋即攻佔首都喀布林。阿富汗各地游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其後,阿富汗武裝對抗行動日趨激烈,英軍眼看陷入絕境,被迫全部從喀布林南撤;英軍沿途遭到各部族武裝的截擊,加上風雪飢寒的襲擊,除一名印度翻譯獲准逃離阿富汗外,英軍全軍覆滅。

歷時3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英國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以阿富汗人大獲全勝而告終。

火光熊熊,李滬生從貼身的護兜裡取出自己和部隊長在中蘇邊境古堡擦炮棍中獲取的那張地圖。俄語教師看了,也驚呆了。把兩張地圖中間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等中亞共和國疊壓在一起,兩人不禁都倒吸一口冷氣——地圖疊合後,形成一張完整的蘇聯亞洲地圖,兩條紅線就像兩隻鷹腿,插向印度洋!

李滬生出了一身冷汗:“你這張地圖是從哪裡來的?!”

“是保羅死亡當天晚上得來的!”山谷裡颳起了一股陰風,火光遊移著,書寫著一張可怕的臉!

李滬生雙手發抖,兩眼上翻,毛骨悚然!

………

注① 19世紀初,正當軍閥多斯特。穆罕默德雄心勃勃準備建立龐大阿富汗王國之際,英國和沙俄開始了從南北兩端向這個多難之國的滲透,正是阿富汗王國對印度的入侵和其自身的內亂使得英國有了這種機會。對於英國來說,此時正是奪取阿富汗這個事關亞洲命運的十字路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進駐阿富汗,可以北擊沙俄柔軟的西伯利亞腹地,東進中國礦產物產豐富的新疆,南通大西洋和印度明珠,西鉗佔有地利優勢的伊朗高原,一馬平川地殺向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半島和未來的巴爾幹火藥桶。

與此同時,阿富汗北方的俄國正值它擴張最瘋狂的時期。因為地理和氣候原因,俄國究其一生都在尋找向南通往不凍大洋的出海口。此時波斯帝國正出於風雨飄搖之際。薩非王朝滅亡後,經過多年軍閥混戰,1786年,來自蒙古族分支愷加部族的奧高。穆罕默德才再次統一全國,建立愷加王朝(1786年…1925年)。這個統治伊朗150年的王朝雖然在鎮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