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說的那個戰術不行啊,長機這邊根本就追不上!”

廣陽壩機場,當三架飛機降落,鄭紹愚看到僚機的情況,一臉無奈。

這一次訓練,鄭紹愚和自己的僚機率先配合演練,可是結果跟想象中的卻是不同。

李航駕駛的是一架民27式D型戰鬥機,是按照之前設定的訓練方式來的。

結果李航在鄭紹愚的飛機襲來之前,就‘擊落’了僚機。

僚機本來就是誘餌,結果誘餌被吃掉了,而釣魚的還沒抵達位置。

“那這就不是我的問題的。你和你的僚機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可這次,你們卻沒配合好。”李航笑著說道。

“那不行,你是這個戰術的發明者。你肯定知道我會在後面襲擊你,所以早有防備,這達不到訓練的目的。

我倆換一下飛機,你來開我的這架,我去充當敵機飛行員。”鄭紹愚自然不信邪。

雖說李航的格鬥本事是強,但在訓練時跟真正上戰場不一樣,有這麼大的差距嗎?

“換就換,到時候你別說我又欺負人就行。”

隨後李航在兌換角色後,再次讓鄭紹愚意識到了什麼是‘驅逐之王’。

就在鄭紹愚駕駛飛機咬住僚機並準備擊落時,李航駕駛的長機出現在了自己的右側。

這種情況下,李航主動進攻。

得,這次變成鄭紹愚的飛機被‘擊落’了。

兩次不同身份的訓練,也讓鄭紹愚意識到了這個戰術的厲害之處。

“老李,你怎麼跑我側翼去的?”鄭紹愚一臉鬱悶。

“自然是配合好就行。這個戰術還是有可取之處吧?”李航笑了笑。

“肯定啊!誰家的飛機在側翼安裝防彈鋼板的?你這出現在我的側翼,我想防也防不住啊,更別說小鬼子的飛機防護力還不如我們的飛機。”鄭紹愚無奈地承認這個事實。

現在的飛機,一般都是在正面或者駕駛艙後面加裝了鋼板這些來保護飛行員,兩翼的防護能力其實不是多好。

從側翼進攻,無疑是非常絕的一個進攻方式。

但一般情況下,想要從敵機的側翼發起進攻不容易,畢竟敵機飛行員也不傻,把側翼暴露在你的槍口下。

用薩奇剪這種戰術時,一旦日機去進攻僚機,只要配合地好,日機的側翼會在某個時間段暴露在己方長機的槍口下。

只不過這個時間段其實很短,一旦日機察覺,想要再次獲得進攻機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經過幾次演練後,第四和第九兩個大隊的飛行員對這個戰術產生了極大地興趣。

畢竟用好了是可以以弱勝強。

可是這樣的戰術想要活學活用,並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用伊16和民27式D型兩款戰機來訓練只是無奈之舉。

至於研究院那邊的新式戰機卻是進行不順利。

研驅5型的原型機生產了兩架,可第一架卻是在四月底的試飛中墜毀了。

飛行員雖然跳傘活了下來,但也讓試飛工作遭受了挫折。

這說明研驅5型飛機的一些設計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才行。

也不是沒有好訊息,那就是二號原型機在一次試飛中飛出了最大平飛速度515公里/小時,位於4000米的高度。

而最大俯衝速度也突破了一號原型機飛出來的553公里/小時最快記錄,達到了568公里/小時。

毫無疑問,這款戰機的效能還是可以。

而在王竹等人看來,這款飛機還可以繼續發掘其優點。

畢竟目前的試飛頻率還不高。

但李航的想法是在六月就開始定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