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阿勇在這個排還是很寶貴的。

排長自然願意多照顧一下,而且如今他們也不是多缺子彈了。

起碼日式步槍的子彈暫時不缺的。

“好好練,爭取做到四百米、甚至是五百米擊殺敵人。”排長並不知道五百米擊殺敵人屬於什麼水準,想也不想就直接這麼勉勵。

五百米擊殺敵人,已經算得上是真正的神槍手了。

即便是狙擊手,也不一定就是射殺遠距離目標很厲害。

槍法只是狙擊手的一個指標而已。

而且二戰時期,狙擊手的擊殺目標一般也就兩三百米的距離。

阿勇訓練槍法,只要能提高在三百米距離的射殺成功率,其實就很厲害了。

叢林作戰,受環境影響,四五百米、甚至更遠距離,對於神槍手限制很大。

就在眾人休息的時候,便有偵察人員來報。

“排長,日軍已經撤退了!”

“撤退了?撤回鬥湖城裡?”排長有些意外。

“排長猜的真準!”

“稀奇事,這日軍怎麼膽子這麼小了?他們可是有幾百人。”

“排長,我們要不要追上去再襲擊一波?”

“你確定日軍是真的撤退了?而不是找地方埋伏我們?”

“日軍真的撤退了,我還跟上去看了的。”

“那還等什麼?抄近路,再去襲擊一波,然後打了就跑!”排長當即決定。

要知道之前教的課中,一直強調‘十六字游擊戰術原則’。

沒錯,婆羅洲抗日義勇軍其實就一直很信奉這十六字游擊戰術原則,這自然免不了李航的影響。

不僅是婆羅洲抗日義勇軍,南華聯合會支援的游擊隊其實都很信奉這個游擊戰術原則。

尤其是馬來亞最為明顯。

因為相比於婆羅洲和緬甸,馬來亞的游擊隊局勢其實更為嚴峻。

這裡的游擊隊不僅有南華聯合會組建的,也有瑪共武裝,更有英國人扶持的游擊隊

還有部分華人自發組建的游擊隊,那叫一個複雜。

即便是南華聯合會組建的游擊隊,根據地其實也不是很穩定,游擊戰更為頻繁,這也需要掌握靈活的游擊戰術。

緬甸的華僑抗日誌願隊就不是經常用這個戰術。

因為其有核心的根據地,背靠遠征軍,只是偶爾派出小股部隊滲透到日軍佔領區,然後進行遊擊作戰。

更多的時候,志願隊是能打正面作戰的。

婆羅洲這邊的情況也有些不同,但沒有志願隊有著較強的靠山,打不起正面戰。

日軍這邊雖然有偽軍,但因為走的是大路,因此沒等他們回城,就被抄小路追上來的游擊隊埋伏了一波。

雖然死傷不多,但侮辱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