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戰術是在原時空的1942年由德國空軍赫爾曼少校提出,並在1943年4月開始了第一次行動。 大致就是單引擎戰鬥機部隊如果擁有良好的組織,並有著優秀的人員訓練與暢通的後勤技術保障,在戰鬥中依靠探照燈和燃燒的火光尋找目標,將會在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需要對戰鬥機進行改裝,同時也需要優秀的人員訓練與暢通的後勤技術保障,這其實就很難。 這個戰術的理念說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並不容易,甚至還有可能被己方的防空武器誤傷。 可見這個辦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制,但效果不會多明顯。 所以李航目前應對日軍夜間轟炸的辦法更多的是採取被動防守和主動進攻。 被動防守就是把飛機給藏起來,他讓人在旁邊山裡挖機庫就是這個辦法。 只要機庫的裡面空間夠大,在進行一系列的加固,他就不信小鬼子的炮彈能鑽地。 就算是山中機庫的出入口可能被炸,但只要機庫裡面沒什麼問題,轟炸結束再清理出口就是。 而且夜間轟炸,小鬼子也看不清,那麼多山,小鬼子哪裡知道哪個地方是山中機庫所在的山。 只要防著間諜地面引導就行。 這個辦法看似折騰,但是能有效地儲存戰機,避免戰機在夜間轟炸中被日軍摧毀。 主動進攻自然不是夜間主動進攻,而是準備空襲武漢、太原、南京和廣州。 按照航程和機場情況來看,這四個地方最適合起降重型轟炸機。 但因為日本陸軍的實際情況,能執行轟炸任務的主要機型就是日軍的九七式重型轟炸機和購自義大利的BR20轟炸機。 而這兩款轟炸機都是鬼子陸軍的,目前只有隸屬於華北方面軍的航空兵團才有,分別是第60、第12、第98戰隊。 第一個裝備的就是九七式重型轟炸機,第二和第三則是裝備的義大利菲亞特BR20轟炸機。 從短期來看,想要阻止日軍轟炸重慶,最好的辦法就是摧毀日軍陸航的重型轟炸機,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太原和重慶的直線距離有著1100多公里,就算是從梁山過去,那也有1000餘公里。 目前空軍的CB-2轟炸機,頂天能飛過去,然後就飛不回來了。 所以想要出動轟炸機去反擊的話,只能出動DB-3轟炸機去轟炸。 這款轟炸機5000米高空航速達到390千米每小時,攜帶500千克航彈航程4000千米,攜帶1000千克航彈航程3100千米。 若是出動這款轟炸機,空軍是可以從成都起飛直接轟炸太原的。 正好空軍之前引進過三十架這款飛機,是能湊齊一次轟炸任務所需的飛機,只是其防護能力差了些,只有三挺機槍,部分有一門20mm機炮。 “大隊長,出動DB-3轟炸機去轟炸,若是護航的話,損失恐怕會不小,最好是有驅逐機護航。”一旁的湯步生眉頭微皺地提醒了一句。 “湯中隊長,你是開霍克75的,不只是我們大隊,整個空軍,包括蘇聯人的援華航空隊,我們航程最遠的驅逐機也就霍克75,最大航程1300公里。”一旁的陳瑞田操著不太標準的國語說道。 “加掛副油箱如何?”周志凱冒了一句。 “能加副油箱。但就算是加掛副油箱,航程頂天也就1800-2000公里,但太原距離我們太遠,飛機也撐不起往返。”湯步生無奈地回答,他也意識到了問題。 空軍的CB系列轟炸機其實很多,但航程太近了,執行幾百公里的快速轟炸任務倒是沒問題,太遠了就只能望洋興嘆。 而DB-3轟炸機屬於雙發遠端轟炸機,這其實就是個矛盾。 超過四千公里的航程,犧牲的不只是載彈量,也有自衛武器。 就像日軍的九六陸攻,航程也很嚇人,但是自衛武器也不是很強。 而國府的DB-3轟炸機只有三十架,除去有故障或者之前損壞的,能出動也就二十多架,隨便損失一兩架,都會很心疼。 最好的辦法就是有驅逐機護航。 鄭紹愚眉頭微皺,“若是要護航,只能讓驅逐機中轉一次。” “若是中轉的話,就只有西安了。”周志凱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