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範德格里夫特還是說得有些保守了。

可以這麼說,在42年下半年,李航帶著瓜島航空隊基本打斷了日軍海航的脊樑骨。

幾十、上百名王牌飛行員折戟於瓜島航空隊手中。

尤其是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之後,日軍艦載機部隊基本都被打殘了。

不說一兩年喪失戰鬥力,但至少個月內,日軍航母都會因為缺少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

“李,我想請問一下,為什麼瓜島航空隊取得如此耀眼的戰績?你知道美利堅的人民都是怎麼稱呼你的嗎?”一名中年記者笑著看向李航。

“我還真不知道美利堅的人是怎麼稱呼我的。”李航笑著搖了搖頭。

“他們稱呼你是空戰之王!”記者笑著解釋,“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稱呼你為神秘而強大的東方雄鷹。”

李航笑了笑,“我喜歡前面這個稱呼,當然這稱呼只能在太平洋戰場和遠東戰場。”

“不不不,你的成績在整個盟國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雖然你的成績具體該算多少架有爭議,但多方的資料都證明你擊落的日機超過了100架。

或許德國的飛行員有超過你的,但那是法西斯國家,可以不用把他們的飛行員算進去。”中年記者直接搖頭,並不認可李航這謙虛的觀點。

笑話,他可是帶著任務的。

即便是李航並沒有取得那麼多成績,也會寫成那麼多成績,這是政治需要。

《時代》雜誌本來就不是單純的商業雜誌。

“要是這麼算,看來我是當之無愧。”李航笑了笑,並沒有繼續謙虛下去。

“你現在可以回答我第一個問題嗎?”

“當然。之所以瓜島航空隊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自然是我的飛行員們都是很優秀的小夥子,他們敢於進攻、他們也擅長進攻。”

“可據我瞭解,除了你從中國帶來的特遣航空隊一直是這種風格外。剩下來自美軍陸航和海航的飛行員都是受了你的影響才會變成這樣。

就像是vf-8中隊的飛行員,他們為了保護航母,願意一直戰鬥到燃油耗盡。

我採訪過他們,他們說這是受你和特遣航空隊的影響。

我能理解為,是因為你的魅力,讓這些來自美軍的飛行員變得如此勇猛的嗎?”

李航沒想到這位記者把自己捧得如此之高,但他還是點頭了,“或許有一部分我的原因,但並不是全部。

因為我的風格一直是崇尚進攻。”

“崇尚進攻?這倒是跟哈爾西將軍的風格很像,難怪他會如此看重你。”記者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留在瓜島採訪的記者不少,並不只是《時代》的記者。

可這些人最喜歡採訪的卻是李航,其次就是瓜島航空隊的飛行員們,最後才是陸戰一師。

這也是為什麼範德格里夫特那麼羨慕的原因。

不過瓜島航空隊的傷亡率的確大於陸戰一師。

陸戰一師的減員是不少,可大部分都是非戰鬥減員,是水土不服以及各種疾病造成的。

“老陳,對於把特遣航空隊改編為三個大隊的事,你怎麼看?”

應付完採訪後,李航才叫來陳睿田商量改編的事。

陳睿田聽了李航關於航空隊改編的細節後,也很驚訝。

“長官做主便是。”

“其實也沒什麼需要商議的。

兩個戰鬥機大隊,肯定是你和周智凱一人一個。

轟炸機大隊童閆博最合適。

只是這訓練需要有人去主持工作,老童還是差了些,他不一定能穩住局面。”

李航都這麼說了,陳睿田當即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