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弄出了自己的較為先進的發動機。

若是能把技術再攻克一些,未嘗不能造出效能更好的發動機。

“難道高層真的不願意批准生產嗎?這麼先進的戰鬥機投入戰場,我們的優勢會進一步擴大。”陳睿田有些不甘心。

“若是李航回來,倒是有可能。但在他回來之前,有心量產這款戰鬥機的人無法說服航空委員會的一眾高層和財政部的那些人撥款修建。”

陳睿田其實很想開口說會盡力勸李航回國。

可話到喉嚨中就停住了。

就算是李航願意回來,美軍那邊也不見得會放人。

至少最近幾個月是如此。

要知道如今瓜島航空隊可是一張名牌,惦記這個指揮官位置的多得是,就連陸航那邊都很有興趣。

但依然沒有傳出李航要被替換的風聲。

原因可想而知。

李航或許不是美軍陸航的名牌,卻是美海軍的名牌。

有李航在,海軍在太平洋上就能去國內爭取更多的好處。

最終陳睿田還是帶著遺憾離去,不過他會把這件事告訴李航,看後者會怎麼辦。

而他則是有更重要的事。

他此次回來可是挑選飛行員出國的,來航空研究院也是之前李航叮囑過,所以才來看看。

。。。。。。

或許是瓜島的日軍真的很慘,迫於大本營的壓力,海軍這邊沒有辦法,第8艦隊發明並實驗了“鐵桶運輸”。

所謂的鐵桶運輸,就是把糧食、藥品等物資裝入鐵桶,但只裝一半,以使鐵桶能夠在水中浮起,然後進行密封,用繩索連線,固定在艦艇的甲板上,在指定海域投入水中,利用潮汐漂向瓜島,再由島上的部隊用小艇回收。

這的確是個辦法。

自11月25日至30日,日軍每天派出一艘潛艇,進行這種運輸,雖然都取得了成功,但運載量十分有限,仍然不能滿足島上部隊的需要。

鑑於這種情況,日本海軍決定組織一支驅逐艦部隊來執行“鐵桶運輸”,這支驅逐艦編隊由6艘驅逐艦擔任運輸任務,共運載了1100個鐵桶和少量部隊,2艘驅逐艦負責直接掩護。

此次行動依然是田中指揮。

11月29日晚上,田中帶著艦隊從肖特蘭島起航,為了避開瓜島航空隊的空中偵察,田中繞道先向爪哇群島航行,再經聖依薩貝爾島以東前往瓜島。

而日軍的行動因為電報被破譯,再次出現在了美軍指揮官的桌前。

於是美軍出動了以5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第67特混編隊,用於對付日軍可能的增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