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烽火婆羅洲(七)(第2/2頁)
章節報錯
建,活動範圍英屬婆羅洲(即北婆羅洲,也就是沙巴)。
第四團有些特殊,這裡是跟國民政府駐沙巴的領事館合作的,只是名義上也屬於婆羅洲義勇軍,也叫北婆羅洲游擊隊。
看似整個婆羅洲義勇軍有著五千餘人,實際上是一盤散沙。
真正有戰鬥力的就是第一團,其它的則是臨時聚在一起的抗日武裝,但想要真正形成戰鬥力,並不容易。
不過能在短時間拉起這麼多抗日武裝,也算是很不錯了。
就看接下來這段時間,能不能在日軍反撲之前鞏固根據地和增強部隊的戰鬥力。
為此,在12月底,謝文海還請求李航增派一部分有經驗的軍官。
不過婆羅洲本地華僑的老兵著實不多,而且還要願意跟著南華聯合會一起反日反英,這就更少了。
所以李航就從本該派去馬來亞和留在緬甸的一批人派了過去,大約二十多人。
人數較多,自然不能以南華聯合會的名義,而是以海外部的名義,從僑務人員訓練班抽人。
甚至還有兩個是中央軍校昆明分校的僑生,就是進了志願隊的。
這二十多人就比較折騰了,到的荷屬東印度巨港,然後坐船離開的。
前後歷經半個月,最後在一月中旬抵達了西連。
之所以費時這麼久,是因為在坤甸下的船。
這二十多人到了後,謝文海就把他們編入了第一團,基本也都是連排長的位置。
謝文海顯然是一門心思要把第一團打造成精銳。
相比於婆羅洲這邊進展還算是順利,馬來亞和爪哇島那邊就不是多順利了。
尤其是馬來亞,因為是日軍和英軍的主戰場,在整個12月和1月,打的不可開交。
這種大規模交戰的情況下,就讓游擊隊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
若是規模大了,肯定會遭到日軍的打擊。
所以暫時的規模都不大,基本上也就幾十人、一百多人一支。
不過好處就是馬來亞的華僑特別多,即便是沒有南華聯合會,本地也有不少華僑組建抗日義勇軍。
就連新加坡都有,更別說馬來亞。
緬甸這邊,抗日誌願隊倒是發展的還不錯。
不過英國人也不打算免費出裝備、出物資,於是就把志願隊調到緬泰邊境防守。
對此,李航也沒反對。
畢竟志願隊也需要經歷一些實戰。
緬泰邊境都是山地,就算是遭遇日軍,也不會遇到主力。
再說了,旁邊就是英軍主力,打不過我還不能撤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