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的官職被黃勝攪局變成了鄭一官十八芝人馬之一的郭懷一。

兵部核准海防遊擊將軍直領三千六百人馬、一百艘戰船駐防臨高,餘部交給兩廣總督調遣。

六百里加急來往不絕,終於在七月初傳來了黃勝大人帶著一萬餘明軍成功光復海南島的訊息。

兩廣總督登島後兵不血刃,郭懷一沒有耍花招,明軍順利接管了九縣,餘臨高一縣交給郭懷一屯守。

黃勝終於給朝廷上了第一份摺子,內容大意是:由於瓊州兵荒馬亂兩年有餘,中部山區黎人紛紛作亂,如今的海南島人口凋敝治安堪憂。

自己因地制宜,所有的州縣執行軍官,由於平定山區之戰將要曠日持久,為了士大夫的安全,建議朝廷三年後再委派文官來此地赴任。

訊息傳到皇宮大內,崇禎皇帝再次去祖廟告慰列祖列宗。

大朝會,文武百官議論是否同意南安侯黃勝所請,能否三年後再取消海南島的軍管派出流官進行文治。

一番唇槍舌劍最後達成共識,袞袞諸公認為海南島軍管三年合情合理可行。

文官老爺其實心裡害怕自己的門生、故舊被派去海南島任職。

因為海南島所有八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失蹤,至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兩年多還沒有訊息,這些官員十有**死於亂軍之中。

現在連“戰神”南安侯都認為海南島凋敝,山區盜寇不絕,海邊還有海盜殘餘不斷打家劫舍。

朝堂袞袞諸公都知道海南島孤懸海外,出了亂子逃都逃不了,那裡又是個名副其實的“窮州”,沒有什麼油水,當然果斷放棄在海南島政局不穩之時派遣官員。

他們不僅進言請聖上照準黃勝侯爺所請,還大大誇獎南安侯體恤士大夫,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善莫大焉!

既然眾口一詞,崇禎皇帝欣然納諫,聖旨下達,內閣批紅同意兩廣總督所請,並且讓黃勝回京述職接受封賞。

黃勝的實力已經到了可以傲視天下的地步,去京師可不能草率,自投羅網簡直貽笑大方。

北直隸的特工全部活動,彩兒的夫人外交也是緊鑼密鼓,最後得出結論,朝廷根本沒有一絲對付黃勝的企圖。

有了情報收集,黃勝不會以身犯險,大明的朝堂謀事不密,如果有大動作只要有心人打聽不可能沒有覺察。

況且有幾位閣臣是自己死黨,勳貴圈又是合作伙伴,老丈人乃是權傾朝野的英國公,有個風吹草動不可能每一個同盟都會同時背棄自己。

黃勝笑嘻嘻準備北上天津衛進京述職,交還兵符印信拿姍姍來遲的南國公爵位,位極人臣已經註定。

大明針對自己好像已經賞無可賞封無可封,按理說下一步就應該束之高閣,或者玩功高震主者死的老規矩。

可是內憂外患不絕的大明,接下來的年景每況愈下,崇禎皇帝恐怕腰桿子硬不起來,歷史上他對於有兵權在手的軍閥就是一忍再忍,許官位給糧餉安撫著。

黃勝根本沒有玩弄崇禎的想法,只不過拾遺補漏,竭盡所能少讓漢人在這亂世死於非命,儘可能保持漢人的人口紅利,到了厚積薄發之時有了大量海外殖民的漢人,日不落帝國才會長治久安。

黃勝不會刺激崇禎,也沒想過造反跟大明開戰,而是選擇溫柔的蠶食,自己反正有了立足之地,目前是土地多缺人口,拓土之事當緩,移民之事當急。

而大明由於過分的土地兼併,太多升斗小民沒有土地,加上北方旱災、蝗災、兵災不斷,導致人口多土地沒有產出生存空間不足,無法生產自救。

黃家體系跟大明形成互補,會較好的解決大明內地流民轉化成流寇的惡性迴圈,最後的結果是黃勝得到了子民,大明少了流寇,雙贏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