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持玉令牌上前,聲音沉穩中透出一抹無奈:“陛下,不是臣等吝嗇言語,實情確實如此...此番策略,我們也是從太子殿下的智語中學來,不如,請太子殿下親自向您揭示吧。”

李蒼郎聞言,驚訝不已,原先設想他們三會在朝中一展胸臆,以此贏得李世民的認可,不料他們把這榮耀的舞臺留給了自己。李世民因長孫無忌的提及,方想起今早李滄浪已在朝堂。

李世民目光溫煦投向李滄浪,關切道:“太子近日身體欠安,今日竟來朝參,身體可痊癒了?”

李滄浪恭敬回禮,答道:“承父皇庇佑,兒臣已經大體康復!”

李世民連日操勞於洪州乾旱,心情猶如風雨中搖擺的燭火。聞此言,愁容稍散:“未曾想化解朕憂慮的,仍是吾兒太子!儘管病榻,但你心仍系朝廷,能分朕憂患,確是我大唐孝順的好太子,真令朕欣慰!”

李滄浪淡笑回應:“為我大唐太子,百姓之憂即是我的憂慮,理當為父皇排解憂慮!”說完,他詳述昨晚書房中與三位大人的建議。

李世民越聽心中越欣喜。未想到李滄浪竟能提出這般務實之策,預見未來狀況如此精準。相比之下,他派赴洪州的魏王李泰,則顯得無能至極,一文不名。提及魏王李泰,李世民輕撫額頭。魏王一事無成,不僅給自己帶來困擾,更害己染病,實是贅瘤一身肥肉。

李滄浪的言論在朝堂掀起了漣漪,群臣感服太子明慧,深感羞愧於自身的不作為。

“吾輩身為臣子,多年領取朝廷俸祿,卻不及太子殿下一思,實在慚愧!”

“確然,難怪陛下責備我們無才愚昧,我也覺得自己只配做一隻吃酒飽腹的豬罷了。”

“太子殿下實乃奇蹟般的人物,如何能構思想到這般實益之策?”

“我料太子殿下必有仙人暗中助其,或許是天神託夢以啟發他!”

“正是,太子殿下乃是上天之驕子!我等不得不敬服他!”

面對眾臣熱議,李世民雙手一拍,“眾愛卿,靜一靜!當說時不說,現在太子已提出良策,還喋喋不休,速去擬旨,若有人抗旨逆道,定斬不饒!”看見李世民的決心,大臣深知此事有了轉機,洪州的大旱困境即將結束!

朝臣們心中頓時輕鬆下來。

洪州旱災已震撼朝堂,這段時日內李世民怒火攻心,不斷向臣子問責...回想往事,眾臣心中餘驚猶存,渴望儘早平息此事。

如今,太子殿下獻上這般佳策,他們如釋重負。...

不久,執事宦官急抵洪州及相鄰州縣,全州、德州均在行程之中。全州和德州受這場災荒影響尚小,城中百姓生活安寧。正如太子殿下所預測,全州和德州嚴關城門,大批災民被拒於門外。

他們雙膝跪地祈求放行,僅求一碗清水,一口殘食,卻換來的是一臉冷酷的城門守衛。城市內外截然不同的境遇令人唏噓。

在全州,那傳達聖旨的宦官果然瞧見縣長王大明派遣其小舅子張黑子駐紮洪州通往全州的關卡收取人頭稅。這張黑子容貌低俗,頭頂惡瘡流膿,全身貼滿了破舊膏藥,叫人望而生厭。

那宦官望著張黑子,彷彿望見一具屍骨,畢竟,李世民已有命嚴厲懲罰人頭稅的徵收者。顯然,張黑子是第一個祭刀之人,他已命不長久。

接到聖旨後,全州、德州督軍及郡刺史惶恐不已,畢竟他們長久拒災民於門外,每日餓死之人被拖出城外拋棄。此刻,接到詔令,他們不敢再如往常,慌忙命令官兵開放城門迎災民入內,並依照旨意建造棲息之所供災民勞作,保證他們每日有食、有錢收入。

泉州市和德州市民對湧入城內的災民多少心存芥蒂,這些人身上滿是塵垢與臭味,避之唯恐不及。也有一些善良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