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為此可是心急如焚,但為了不讓林妹妹過於擔心,在林妹妹面前,他可是從來都不表現出來,也儘量不去提她的病。
金陵,金陵看來真的要儘快去金陵找到那個會陰性內力修為的女子了,林妹妹的病可是再也耽擱不起了。
不幾日,中書侍郎付笛生、大理寺少卿郭品、尚書左僕射汪涵等彈劾賈族之人,因少傅王魁、禮部侍郎周杰、文昌侯胡盼、京兆尹賈雨村等也反將他們彈劾了,聖上從中調停,雙方才和解之事早已在朝中上下傳開了。
有那許多人自是當著熱鬧來看的,不過有更多的朝中官員們卻從中初窺到了些門徑。自從義忠親王一黨覆滅,朝中形成範黨獨大的局面已經很久了,聖上不可能一直聽之任之,此次彈劾事件,兩邊陣營分明,許多人竟從中看出今後或許朝中會興起一支可與範黨相抗的賈黨來,甚至有那些因沒能加入範黨而備受打壓的官員,都已經開始漸漸向賈黨靠攏。
這次事件,康正帝的態度的確很耐人尋味,竟是兩邊都沒有動,而是居中調停了此事。
之後,尚書令範源上摺子請辭,卻被康正帝駁回了。
這又更加耐人尋味了,範相為何要請辭,康正帝素來不喜朝中一家獨大,卻為何範相請辭,他卻又不應允?這裡面彎彎繞繞實在太多,朝廷上下還真沒有幾個人看的明白。
賈寶玉年紀輕輕,即使兩世的年紀加起來也不見得有範源大,自然也看不大明白,如果不是他有秘密武器地下黨,他哪裡是範源的對手,恐怕被範源玩死了,都還不知自己怎麼死的。當然,賈寶玉也不用看明白,有了地下黨蒐集資訊,憑著自己的分析能力,該知道的自然都能知道,這就等於是一個工具,彌補了因年齡不足而導致的缺憾。範源老謀深算,賈寶玉卻資訊靈通,憑此倒也可以和他鬥個旗鼓相當。
再者,賈寶玉此時正滿腦子要離京的想法,對於此時京城局勢,他卻有些漠不關心了,什麼賈黨不賈黨的,現在賈政在外為官,自己又年幼,就算有賈黨形成的趨勢,卻缺乏一個領頭羊,終究不大可能形成氣候。
想明白了其中一些厲害關係,賈寶玉藉故向康正帝奏請道:“臣年幼,讀書甚少,不熟世事,所以才會惹來這許多朝中重臣彈劾,想來確有許多不是,臣恐若仍在京城當差,會惹出更多不是來。況臣在國子監,功課拉下過多,若在京城,恐不能用心讀書,如今秋闈在即,我籍又在金陵,還請聖上恩旨,著臣去金陵國子監讀書,正好準備今年的金陵鄉試。”
康正帝笑道:“你既如此上進,我自無不應允,且保留你二等侍衛之職,只去金陵好生用功讀書,來年中了進士,朕當有重用。”
不料事情竟如此順利,賈寶玉大喜過望,忙謝了恩,出了宮來,就開始著手準備離京事宜了。
一時,賈寶玉恩旨發往金陵國子監讀書,以備今年秋闈之事,傳遍朝堂上下。
在範府,馮舒不解的問範源道:“如今他又逃過一劫,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卻為何不進反退,倒自請去金陵國子監讀書了?”
範源此時臉色沉重,自從這次準備已久的計劃失敗後,他似乎顯得蒼老了許多。
“老了,越來越看不明白人了,賈寶玉的心思,卻是怎麼也猜不透了。”範源聲音中帶著些無奈。
馮舒從也未見過範相有過如此失落的表情,驚的嘴巴張開,怎麼也合不攏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老謀深算,算無遺策的堂堂當朝宰相,竟能被賈寶玉那個十幾歲乳臭未乾的小子弄得如此煩惱。
訊息自然也早已傳遍了賈府上下,賈母拉著寶玉,一聲聲“心肝兒”、“肉”的叫著,自是埋怨了賈寶玉一通,哭道:“你這孩子,怎麼能不和我說一聲就像聖上自請去金陵呢?你才多大,怎能一個人兒就往外面去?咱們金陵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