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位小郭就眼珠子一轉,隨後笑容滿面的說道:“楚老師,好不容易遇到您這樣的專家,您方便的話,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的這件東西啊?”
前文說過,古玩市場上的東西,就算是真品,專家鑑定過和和沒有專家鑑定過的,往往專家鑑定過的真品,價值還要更高一些。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了楚琛,小郭當然要抓住這樣的機會才行。
楚琛見小郭的穿著看起來很普通,二十萬很可能是他全家所有的積蓄,這讓他多少有些猶豫,不過現場這個場面,他不說也不行,於是片刻後,他就說道:
“那我先看看,剛才沒看得太仔細。”
“應該的,應該的!”小郭連連點頭,他覺得楚琛的表現才是專家應有的態度,總不能說都沒有上手,就能說的頭頭是道吧?那不是胡說八道嘛!
其實,之前楚琛就憑藉異能把這件藍釉白龍罐看了個通透,不過樣子還是要做足的。就這樣過了十來分鐘,他才開口道:“我先說幾點,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斧正。”
接著,他就指著罐子的底部,介紹道:“首先,就像這位先生剛才說的那樣,無論是胎體質地、足圈造型、修坯的刀痕和墊燒痕跡等非常地道。我認為僅從罐底判斷沒有問題,是元代真品。”
聽到這裡,小郭的臉上當即就露出了笑容,那欣喜之色可謂溢於言表。不過,楚琛接下來的介紹,就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了。
“但我又注意到在該罐罐身靠底足部位有一圈橫向斷裂。顯然此斷裂處應是坯體的接胎部位。”
楚琛說道:“各位想必應該知道,元代的瓷器特別是這種罐子都是手工拉坯成型。由於當時用的‘麻倉土’可塑性較低,所以一件器物需要分段製作。據我所知,因為拉坯過程是在高速旋轉的“輪子”上,由下向上運動,所以接胎部位一般是在器物的腰部、肩部或者脛部,從未見過有接足圈的。此為異常現象。”
聽到這裡,大家連忙向罐子底部看了過去,發現確實有一圈不太明顯的接痕,這頓時讓小郭的臉色都變了,其他人的眉頭也開始皺了起來。
楚琛接著說道:“這件罐子上有兩種顏色的釉,底色為藍釉,龍紋部位是白釉。它的古代製作工藝應是先在制好的生坯上蘸一道藍釉,然後刻劃上龍紋,再把紋飾上的藍釉剔掉並填上白釉即可。”
“但我注意到該罐藍釉顏色深一塊、淺一塊不均勻,這是一般“蘸釉”工藝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只有“吹釉”或“塗釉”才會如此。此外底足胎釉結合部位呈高低不平的鋸齒狀,這也說明它不是採用“蘸釉”工藝,否則應為光滑平整的環狀痕跡。”
“元代瓷都瓷器的底釉都採用“蘸釉”工藝,不會採用“塗釉”工藝,更不會採用“吹釉”工藝。而且“吹釉”工藝是在清代以後才出現的,出現在這裡,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說到這裡,楚琛看到小郭的臉好像綠了,對此,他也只能暗歎了一聲,接著說道:“我還察覺到該瓶白釉與藍釉結合部位的個別處有露胎現象。露出的胎骨呈白色,而且白度極高,它與底足胎色形成明顯反差。顯然罐身和罐底用的不同一種瓷土,罐底為元代麻倉土,罐身很可能為現代高嶺土。”
“再加上,足圈外壁有切削打磨痕。綜上所述,我認為該罐應為接老底的新作。”
楚琛的講解有理有據,而且這隻罐子看上去也和他說的一樣,這種情況下,這件罐子實在沒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這讓張哥他們全都很不好受,同時也對小郭表示了同情,畢竟這個年代,對普通人來說,二十萬還真不是個小數目。
很可能小郭一家的希望,都寄託在這隻藍釉白龍罐上。但現實卻如此殘酷,希望瞬間就給破滅了,這對小郭來說,應該是件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