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藍。王通拜服!”
眾人至此才知王通與石青璇有著深厚淵源。又見他提起石青旋母親時雙目隱泛淚光,都猜到曾有一段沒有結果的苦戀。
歐陽希夷威稜四射的眼睛亦透出溫柔之色,高聲這日:“青旋仙駕既臨,何不進來一見,好讓伯伯看你長得有多少像秀心。”
眾人大訝,這才知道難怪一直見不到這出名神秘的美女,原來她到此時始大駕光臨,以絕世簫藝終止了那一場惡鬥的繼續。
蕭聲是屬於石青璇的,那後來與子糾纏並駕進而難分軒輊的琴音又是誰的呢?
沒有更多的猜測,人們都想到那是蔡玟的技藝。
當初王通宴客之時,早有人轟傳天下,說這一次王通壽宴,有聞名天下的石青璇和新進崛起的大才女蔡玟共同獻藝這也是得到石青璇認可的了。
眼下石青璇已然出現,那後來者必定是蔡玟不提。
如果說最初人們對石青璇和蔡玟之間誰高誰低還有些許爭論的話,那在聽了這一曲之後兩者之間的高下之爭或許可以稍止了。畢竟,兩者之間的演繹,互相之間的糾結纏綿,乃至最後的互相配合,無不說明蕭音和琴音是屬於同一水準的。
蕭音婉約輕柔,琴音必然激昂慷慨;蕭音高亢雄渾,琴音必然低婉雀躍。
在眾人的回憶中,蕭音和琴音就像是一對互聞新生的孿生子一般,配合的親密無間。很難想象,其實兩者之間乃是隨性而發,事先並沒有經過任何的演練。
“蕭音悠揚,琴音清澈,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看似主次不分,實則互為主臬,彼此交相輝映,真是相得益彰。”一聲清醇的中年男音響起,很是公正的對兩者進行的評論。
這是很恰當的評論,只是如此評論終究還需有一定身份才行。
眾人回首端看,見說話之人乃是以為年紀在四十上下的儒生。
他是誰?
廳堂裡的人大都不認得。
但宅院主人王通一見,臉上頓時顯出一絲欣喜:“原來是衝遠先生當面。當初我派人去虎牢請你,卻聽說你到外地雲遊了,不想你竟然直接來到了這裡。”
“瓦崗即將西進,我這也是來避活的!”被王通稱作衝遠先生的中年男子輕輕的擺了擺手,有些歉然:“我也是聽說兩位大家要來,所以就不請自到了。來得匆忙,連賀禮都未曾備得,還請通老見諒啊。”他說得也很客氣。
“哪裡……哪裡,你能來,就是給最好的賀禮了。”王通笑著,一把將他拉到近前,將他與眾人介紹了。
原來,這人便是天下三大文宗之一的孔穎達,乃是在學識上能與王通並駕齊驅的絕代儒者。
原來是他!
眾人恍然:“有如此身份,來品評石大家和蔡大家的技藝,確實當得。這也算是家學淵源了吧。”
孔穎達是孔子的世孫。
孔子嘛,是萬世先師,也是最善於聽音辯曲之人。
這時,一下輕柔的嘆息,來自屋簷處。只聽一縷甜美清柔得沒有任何言語可以形喻的女聲傳入大廳道:“相見爭如不見,青旋奉娘遺命,特來為兩位世伯吹奏一曲,此事既了,青旋去也。”
廳內各人立時鬨然,紛紛出言挽留。
這時另一個甜美之中帶著些許俏皮的話聲也緊隨其後的傳入大廳:“嘻嘻,諸位稍待哦!我去送一送你們的青璇仙子。”
話聲未落,空中頓時響起了幾不可聞的衣袂之聲。聲音由近而遠,顯然說話之人正迅速的遠離。
“唉……怎麼這樣!”眾人可惜著,正要說些什麼。
卻見大廳內人影一閃,原本站在廳中的李欽已然消失不見。
這讓王通有些好笑:“現在的年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