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這件事全天下都知道了,但因為李欽的水師戰力舉世聞名,再加上宋閥在南邊威視,似的一路上根本就沒有不長眼的毛賊敢來拿李欽如何如何。
天下人就這麼冷靜的看著李欽南下,進入了宋閥的勢力範圍之內。
李欽乘海船抵達甯越郡,從甯越郡的欽江港下船換馬。沿著欽江、遵化一路向東北而行,最終抵達鬱林郡的寧浦。在這裡宋閥的老熟人宋魯接待了他,引著他換乘船隻,沿著鬱水河東向,抵達鬱林城下。
宋家山城位於鬱水河流交匯處,三面臨水,雄山聳峙,石城就由山腰起依隨山勢磊阿而築,順山婉蜓,主建築物群雄踞山嶺開拓出來的大片平地上,形勢險峻,有一夫當關的氣概,君臨附近山野平原,與鬱林郡城遙相對望,象徵著對整個嶺南區的安危的主宰力量。
這是很繁華的山城,李欽注意到鬱林郡的富庶和它的商貿繁榮:沿鬱河還建設了數十座大貨倉和以百計的大小碼頭。李欽隨宋魯乘舟東向時,看到碼頭上泊滿大小船舶,而河道上交通往來不絕,那種繁榮興盛的氣勢,教他暗暗點頭。
“不錯嘛!”李欽喟然嘆息:“群山縈繞,鬱水環流,崎嶇險阻,這樣的地勢,除非我將周圍的地盤都拿下,花上數年的時間修好道路,將大殺器運上來,後者就算我有數萬精兵,只怕也難以攻克咧。”
宋魯拈鬚微笑道:“這山城耗用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仍要歷三代百多年時間,才建成現在這般規模。城內長期儲備超過一年的糧食,又有泉水,清甜可口,泡茶更是一絕。”
李欽聞言笑了笑,目光微凝的落在盤山而上,可容五馬並馳的斜道,淡淡的點頭道:“那我定要多喝兩口哩!”
宋魯道:“山城的建設,主要貪其奇險難下,但若沒有鬱林郡的富足,那山城只徒具雄奇之表,現在則可相輔相乘,且兼水陸交通之利,可通達全國。”
小舟泊岸,早有十多名宋家派出的青衣勁裝漢子牽馬迎接,人人精神抖擻,虎背熊腰,無一不是強悍的好手,對李欽均執禮甚恭,露出崇慕尊敬的神色。顯然他們都聽說過李欽的名聲。
兩人飛身上馬,在眾宋家好手前後護擁下,離開碼頭區,往山上馳去。
置身登城山道,每當馳至山崖險要處,似若臨虛懸空,下方河水滾流,奇境無窮。
李欽看得心曠神舒,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和即將爆發的挑戰,心中不由得興奮無比。他忍不住一聲長嘯,夾馬催行。
眾人應嘯加鞭,十多騎旋風般跑盡山道,敞開的城門降下吊橋,久違的“地劍”宋智拱手出迎道:“閥主有命,請吳公立即到磨刀堂見他。”
第一百二十四章 見宋缺對論天下
宋家山城外觀和內在會給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若說高大堅固的石牆,遍佈牆上的壯士和大大小小的器械,令人想起攻守殺伐,那城牆之後阡陌相連的人流,雞犬相聞的鄰里,只會使人聯想到繁華與和平。
城內分佈著數百房舍,以十多條井然有序,青石鋪成的大道連線起來,最有特色處是依山勢層層上升,每登一層,分別以石階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車馬上落。
道旁遍植樹木花草,又引進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園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橋流水,池塘亭臺等無窮美景,空間寬敞舒適,極具江南園林的景緻,置身其中,便像在一個山上的大花園內。
主要的建築群結集在最高第九層周圍約達兩裡的大平臺上,樓閣崢嶸,建築典雅,以木石構成,由簷簷至花窗,縷工裝飾一絲不苟,營造出一種充滿南方文化氣息的雄渾氣派,更使人感受到宋閥在南方舉足輕重的地位。李欽隨宋魯和宋智兩人,在亭臺樓閣、花木林園中穿插,來到位於山城盡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門外。
宋智突然止步,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