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充分被菜苗吸收,而且勞動量大大的降低,一個人很短的時間就能移植好一大片。

現在種子已經出苗了,再過幾天等基本上都出來以後就能移植了,這樣的好處還有提高了種子的出苗率,對於菜農來說,一顆小小的種子就是所有的希望了。

早上一大早,思藍就起床外加打掃衛生做飯全包了,和她一起起床的奶奶也一起忙活,現在家裡的大懶加小懶就是媽媽和小思寒了,每天等到思藍要上學了才起床,也難為奶奶了,對自己家兒媳婦這麼包庇。

爸爸忙活完了準備出發,本來不想叫思藍跟著,軟施硬磨下勉強同意了。但是要她答應不許搗亂。

思藍心裡腹誹:“我是去做記錄好叫你以後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的!嫌我搗亂!”但是沒有說出來,只是唸唸有詞的。

父女倆出發以後,大美朱姍姍她們一群人來找思藍寫作業,聽說她跟著爸爸出去以後都抱怨她不夠仗義,思藍正好這時候打了個噴嚏,嘴裡叫道:“是不是大美那個死丫頭又罵我了!”

村子離得不是很遠,大約10分鐘左右就到了,見一輛嶄新的摩托車停到村委門前,幾個人趕緊湊上去,騎摩托車的。少見呢!

思藍家已經買了摩托車,是一輛對於現代來說幾乎絕跡了的嘉陵摩托,但是那個年代有夠招搖的了,思藍好笑的看著來人幾個盯著摩托車左轉轉右轉轉的,也沒做聲。

家裡的摩托車是在她的央求下買的,是爸爸用買彩電的錢先買了摩托車,畢竟彩電和摩托車之間,還是車子比較實際。

說明來意以後,思藍和爸爸就要去開始工作了,畢竟指導建大棚的這個技術員是鎮上直接安排下來的,村裡不敢怠慢,而且還是對於村裡勞苦功高的人物,村委的人親自帶領秦玉國和思藍去需要指導的幾家敲門,對於秦玉國他們自然不陌生,就等著他來給自家傳道授業呢。

一共有六家要育苗的,秦玉國建議把幾家都召集起來,這樣講解簡單省時一些。最後敲定了在離村頭最近的一家崔姓家的大棚裡講解。

按照秦玉國前幾天的要求,他們幾個都去縣城的那家賣大棚材料的商店裡買來了容器,種子幾家也都是一樣的,對於第一年種植的新手來說,還是不要求另類。和大家一樣,有產量,能賣個不錯的價格就是最重要的了。

大棚已經建起了有不少日子,這時還沒有用稻草氈子覆蓋,進到大棚裡隱約看見些微微的新綠,或許是原來的地裡埋下了草種,這是大棚裡溫度和溼度達到了一定程度,新長出來的小草。

崔姓家的人也看到了,急急的問道是不是要打滅草劑,秦玉國耐心的講到:“這些小草是剛長出來的,還沒有適應大棚裡的環境,只是溫度達到了就長了出來,這麼小完全沒有必要打滅草劑,只要用鋤頭輕輕的一耪,就會死了,也不會再長出來了,而且打滅草劑對蔬菜本身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可以造成死株。”

說到這兒秦玉國環顧了一下四周,意思是所有人都聽好了:“打滅草劑其實本身沒什麼益處,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打,畢竟咱們生產出來的菜是要大傢伙吃的,這農藥到了肚子裡能好嗎?就算洗過了也難保會有農藥殘留,純天然綠色的才是健康的!”

思藍驚訝爸爸這麼早就已經有了這麼超前的意識,現代的人講究的都是綠色生態,但是各種滅草劑、催熟劑紛至沓來,讓人們防不勝防,以至於逼不得已都在自家陽臺上種植各種簡單的蔬果。這不僅僅是“菜籃子”工程需要解決的吃菜貴問題,而是一項倡導健康的運動。

要在流行種大棚的初始階段就讓菜農腦中根深蒂固這個念頭。健康了廣大人民,才會讓人真正放心真正接受。

思藍大腦正在高速運轉的時候,秦玉國已經開始講解怎樣育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