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你還真不能偷懶。”周密笑著幫唐煥進行分析,“既然你已經和怡和開戰了,那就不能嫌棄麻煩,必須以統帥的姿態,拋頭露面在大眾的視野下。至於勸和的聲音,就假裝聽不懂好了。”

“這倒也是。”深感有理的唐煥,痛快地答應了下來,還打趣了一句,“希望到時候可以與怡和主席紐壁堅打個照面,這樣才會有獵人和獵物的樂趣。”

……

最近一段時間,紐壁堅的疑心病越來越重,因為唐煥用來換股的那幾家it公司,廣告打的鋪天蓋地,前景也越來越被人們認同,甚至連怡和、置地內部,都有人在偷偷議論著誰優誰劣。

本來就陷入內部權力鬥爭的紐壁堅,現在瞅誰都感覺對方有可能會在暗地裡捅自己一刀。(未完待續。。)

第038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紐壁堅自信這種危險感覺並非庸人自擾,而是來自於幾十年在商場上摸爬滾打所鍛煉出來的最敏銳的直覺。

尤其最近這十幾年,爬到了香江社會頂層的他,眼光自然隨著地位變化,開闊了不少。

勤和丟擲換股方案的收購手法,讓紐壁堅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1972年到1973年之間,置地成功強行收購牛奶公司的過程。

當年的牛奶公司,只能說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它在薄扶林牧場、銅鑼灣,以及觀塘等地,建有冰廠,而且佔地甚廣。

那時候,正處在地產業的狂潮階段,因此,各路財團盯上了這些極具升值潛力的地皮,並試圖收購地主牛奶公司。

對此,牛奶公司以維護祖業為由,宣告不接受收購,也不會發展地產。

到了1972年10月30日,置地正式提出收購牛奶公司的股權,以兩股面值五元現金,交換牛奶股東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而牛奶公司董事長周錫年以拒絕做為回應。

置地不肯鬆手,於是雙方之間爆發了香江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戰,即所謂的“置地飲牛奶”事件。

為了保持對牛奶公司的控制權,周錫年大手買入牛奶公司股票,以增加持股量。

在激烈的爭奪下,牛奶公司的股價暴漲至200多港元的歷史高位。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住置地吞併牛奶公司的腳步,其驚人地推出了“換股”計劃。即以每一股置地股票送五股新股。引_誘牛奶公司股東放棄手上股票。

隨著壓力越來越大。牛奶公司不得不改變最初的立場,找來王德輝的華懋地產協助,提出合作發展地產的方案,希望以此獲得股東支援。

同時,雙方在報紙上展開了廣告戰,一時之間,成為整個市場的焦點。

不難想象,和已經是香江最大規模地產公司的置地比起來。周錫年的牛奶公司與王德輝的華懋加起來也不佔優勢,其合作計劃根本無法阻止股東把股票拿到置地那裡進行交換。

最終,這場爭奪戰在1972年12月結束。

置地大獲全勝,成功地收購了牛奶公司80%的股權,控制了牛奶公司及其旗下的惠康等公司。而周錫年則不得不無奈地黯然退下公司董事長之位。

如果說,勤和與當初的置地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拿來交換的科技股,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殺傷力了。

預感到事態開始向不利於置地與怡和的方向發展後,紐壁堅決定尋找雙方和解的渠道,但此事不宜宣揚。他只好親自操作。

仔細考慮過後,紐壁堅決定找包船王做中間人。雖然雙方在前年的九龍倉爭奪戰中積怨頗深,但商場就是這個生態,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表面上總要講究風度,何況自己是落敗的一方。

一聽是這事,包船王當即打起了太極拳,他可不想趟這個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