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多年的發展。微處理器領域的格局已經形成了。

其中的8位和16位微處理器最為成熟,不算那些第二供貨商,就有摩托羅拉、英特爾、德州儀器、zilog、mostechnology、wdc、美國國家半導體等眾多公司。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架構和技術。

至於最新的32位微處理器,除了摩托羅拉、英特爾繼續跟進之外,美國國家半導體、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西部電子等競爭者都不甘落後,zilog也將推出自己的32位產品z80000。

而這種群雄並起的局面,還沒有算進來已經在實際應用當中大放異彩的risc處理器。

完全可以預見到,未來幾年內,這個市場肯定要發生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處理器大戰。

在通用微處理器領域屬於後來者的唐煥。現階段手裡掌握著兩個完全屬於自己的cpu派系勢力,一個是應用在通訊裝置和中高階微型計算機產品上的risc架構微處理器holder系列,另一個是尚處於研發和完善階段的低能耗微處理器。其由王雪虹團隊和wdc公司聯合負責。

至於個人電腦所使用的桌面級微處理器,唐煥覺得就讓摩托羅拉、英特爾這些佔據先發優勢、並且技術成熟的公司發揮好了,反正自己也能從中分羹,就沒有必要親自頂在前線上拼搶了。

可是現在看來。由於利益關係的變化。摩托羅拉和英特爾都不怎麼安分。

唐煥一時之間,也琢磨不明白這種變化是好是壞,只能暫時按照感覺行事,沉吟著反問道:“那英特爾如何保證intel80386的供貨量?”

“我們打算徹底退出儲存器領域,集中精力發展微處理器業務,開建新的工廠,全力擴大產能。到時候,甚至都無需唐的半導體工廠代工幫忙了。”安迪?葛洛夫語不驚人地又爆了一個料。

一聽這話。唐煥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自己本來就擔憂未來儲存器要漲價,結果英特爾又撂挑子不幹了。簡直就是火上澆油啊。

“在羅伯特·諾伊斯的積極奔走下,美國聯邦政_府終於願意為美國半導體業出面談判了,而且有利的成果很快就要確定下來了。可英特爾卻要在此時徹底退出儲存器領域,羅伯特·諾伊斯的忙碌豈不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英特爾像以前那樣,微處理器和儲存器一起兼顧,不挺好的麼?”唐煥很好奇對方如何想的,才會做出如此激進的決定。

“本來我和戈登·摩爾也想維持這個模式的,可經過這次美國半導體產業蕭條後,情況畢竟不同了,光是在儲存器和微處理器兩邊如何分配資源就矛盾重重。微處理器部門貢獻了一多半的利潤,但得到的資源投入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難免心生不滿;以老大自居的儲存器部門又抱怨沒有得到資源上的傾力支援,導致新產品研發受阻。與其這樣左右為難,還不如儘早做個乾脆了斷。而且,就算美日談判得到了一個有利於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結果,在技術、成本、質量等方面沒有多少優勢可言的儲存器業務,也很難競爭得過美國國內的同行,甚至連現在的使用者也只是慣性地和英特爾保持往來關係而已。”

安迪?葛洛夫解釋了一番後,苦笑道:“這個決定雖然痛苦,但卻別無選擇。我希望,唐可以在董事會上支援我們的想法。”

唐煥思索了片刻,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雖然未來英特爾不必苦惱於日本同行的產品傾銷了,但它在儲存器領域確實沒有決定性的優勢了,以至於直到現在還沒有拿出256kb動態隨機儲存器。

並非英特爾工程師愚蠢,技術能力不行,而是實現方式不同,導致了製造方案難度太高,進而久拖未決。

或者,用“在一條前途難料的岔路上走得太遠”來形容英特爾現階段的儲存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