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發的是戰爭財(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貿邑,重慶一個,關中一個,隴右一個,精鹽的產量也增加了。”
“但稅收清零,軍費暴漲。”孟光道,“而且大將軍說了,等江陵拿下來,還要再準備三萬副鐵甲。”
“三萬副?”蔣琬不由得皺起眉頭來,“大將軍這是要給全軍備鐵甲?”
董允深吸了一口氣:“濟安打仗,是不是太燒錢了一些?”
“陛下現在已經憂愁得兩天沒睡好覺,尚書檯的人整天嚼舌頭說大將軍打仗太急,應該再等一年。”
“再等一年?”蔣琬嘆了口氣,苦笑起來。
他媽的!
你說等就等啊!
敵人不給你機會啊!
“曹魏已經開始推行府兵,大將軍此次東出,已經是迫在眉睫,再等一年,曹魏能調出至少四十萬大軍出來,到時候江陵更難打。大將軍的決定,是得到丞相的許可的,丞相焉能不知眼下三國變動之局勢?”
“那現在怎麼辦?”孟光道,“真的沒錢了!”
“等著吧,等江陵拿下來之後,收入會大漲。”蔣琬說道,“畢竟江陵依長江之便,北可達襄陽,東可入建業、合肥。”
“江陵何時拿下來呢?”孟光道,“大將軍已經出兵半個月有餘,而且攻下江陵,吳國不會善罷甘休,曹魏必然也是虎視眈眈,想要從江陵回一筆錢,也不是短期內能做到的。”
“蔣公,伱有所不知,現在朝堂上下對打江陵這件事,也是繃緊了弦,雖然他們表面不說,心裡卻都非常緊張,甚至悲觀,吳國水師太強大。”
“我之前聽大將軍提過他的戰術,快速攻下江陵後,給江陵本地大族讓利,獲取糧食,站穩腳跟,按照大將軍的測算,今年曹魏和孫吳對新鹽的需求會空前擴大,南郡又有不少產鹽地。如果一切順利,國庫危機迎刃而解。大將軍所說的三萬副鐵甲,也未必不可能實現。一切都要看江陵戰局如何了?”
所謂的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則需要財政託底。
按照21世紀國家運作規律來推斷,國家財政狀態是一個國家強盛最直觀的體現。
這裡所說的財政狀態,並不是單一地指國庫有錢,而是指財政的來源和支出都是健康的。
所以才說,一個國家的崩潰,是從財政開始崩潰的。
例如王朝末年,財政崩潰,其背後反映出的是吏治的整體崩潰,稅制的壞死,國家資源的分配扭曲等等一系列現象。
眼下的季漢,用府兵制犧牲了短期的稅收,這是一種財政投入。
打江陵,從商業的角度,其實是一種財政的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