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梁丘舞退回冀京的後路。

不過轉念一想,李茂卻又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啊,將梁丘舞困死在博陵不好麼?冀京若沒有梁丘舞,能阻擋得住他燕王李茂幾日?

想到這裡。李茂一改之前的策略,派幾萬北疆兵圍困博陵,繼而令其餘大軍翻山。

終歸是近十萬的大軍,遇山開山、遇水填橋,縱然博陵一帶的雪丘也算是險峻之地,可又如何擋得住北疆兵?要知道曾經出征草原時,北疆兵什麼危險沒遇見過?

於是乎,十餘萬北疆兵繞過了險關博陵,朝著冀京進發。可憐梁丘舞雖然急切想要回援冀京,卻奈何四周被北疆兵與西軍團團圍住,竟是被困死在博陵。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之前為了提防北疆從雪丘滲透到安平國境內,陳綱、項青、羅超分別率領東軍騎兵在雪丘附近阻擋,使得博陵梁丘舞身旁僅僅只有三千左右的兵卒,實在不足以突圍,要不然,以梁丘舞的勇武,豈是幾萬北疆可以抵擋的?

探查到燕王李茂棄了博陵,率數萬北疆兵來攻冀京,冀京朝野震動,不少朝臣向李壽奏請遷都的建議,並且請李壽釋出皇命,調回正在江南平定太平軍的謝安與李賢二人,畢竟他二人手中兵馬合計尚有近十萬,是對付北疆兵馬的不二人選。

但是李壽卻回絕了朝臣的請柬,拒不發皇命召回謝安、李賢與冀州兵,甚至下令朝中大臣從即日起不得向江南透露任何有關於冀京的變故。畢竟在李壽看來,謝安與李賢二人此時多半在征剿太平軍的關鍵時刻,豈能中途令其撤兵?

“此時若招回謝尚書與丞相大人,非但遠水難解近火,恐怕還會導致兩位大人被太平軍亂黨有機可乘!”再度出山的胤公堅定地站在了李壽這邊。

不過話雖如此,胤公還是奏請李壽遷都,畢竟就眼下冀京的兵力而言,實在擋不住李茂麾下的北疆兵。

在一番苦勸下,李壽終於同意,下令從冀京遷都至古都城朝歌,叫朝中文臣以及城內百姓陸續遷移至朝歌城。

甚至於,為了替遷移的隊伍爭取時間,李壽這位自繼位後被譽為是大周曆代最軟弱的皇帝,竟親自披甲上陣,御駕親征。

朝中大臣聞言大驚失色,在他們看來,李壽又不像其父親、即先帝李暨那樣是年少時頗為勇武的皇帝,只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罷了,豈能踏足沙場涉險?

就連胤公亦是連連搖頭,但遺憾是,李壽雖然懦弱,但為人卻頗為倔強,當即下令叫群臣遵從皇命。

無奈之下,胤公只好待著一干朝臣往朝歌城去了,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事之人,無論冀州這邊打得再是火熱,朝政卻不可荒廢一日,否則,亂的就不止是北疆一地了。

而相比於胤公一系的文臣,梁丘公、呂公一系的武將倒是頗為支援天子李壽的決斷,畢竟兩位老人心中清楚,若沒有人在此阻擋北疆之兵,李茂在拿下冀京後,下一個攻打的目標無疑就是朝歌城。

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本來阻擋北疆兵的最佳人選無疑就是東鎮侯梁丘舞,可惜此女卻被困死在博陵,而除她以外,還有誰會比李壽更適合呢?

御駕親征,這是多麼鼓舞將士士氣的事啊!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此前對李壽不假辭色的北池侯文欽,此番對李壽這位當今天子亦有些刮目相看的意味,主動請纓願擔任副將一職,隨同李壽一同守衛安平國。

大周景治五年四月中旬,北方變故,國生傾國之禍,天子李壽御駕出征,死守國門!(未完待續……)

第五十六章 國有難,天子守國門(二)

大周景治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北疆之主燕王李茂終於率領著多達七八萬的北疆兵抵達了安平國,即冀京京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