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抬頭著實嚇了一跳,嘴裡還嚼著未完的糕點,什麼情況?怎麼大家都看著她,她做錯了什麼嗎?

孔盛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瑤妃娘娘,該您表演了,請!”

池念瑤瞬間呆住,嘴裡的糕點也嚼不動了,滿腦子裡只剩下表演兩個字。

這……這怎麼可能,她明明沒有寫自己的名字!

等等,該不會是……

她立刻明白過來,眼光不善地投向罪魁禍首,而他正似笑非笑的看著她,那眼神似乎在說你逃不掉的。

果然是他壞心地寫了自己的名字,現在該怎麼辦?她可不會什麼優雅的表演,也沒有事先準備,怎麼辦啊?池念瑤在心裡不斷的嚎叫,希望此時有人可以跳出來幫幫她。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接收到所有人的目光,她也不好讓所有人等她一個,於是快速吞下嘴裡剩餘的糕點,再慢慢喝下一口茶,然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思考著應對策略。

小月突然附耳過來輕聲地說:“娘娘不要緊張,照我們之前說的一樣就可以了。”

可她當時只是隨便說說而已,那麼久沒有練過,怎麼拿的出手,一會兒出錯不僅她丟臉,只怕也會讓皇上顏面盡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長公主見她優柔寡斷的樣子,眼神中充滿了不屑與高傲:“瑤妃娘娘該不會毫無搬上臺面的技藝吧?”

原本還猶豫不決的池念瑤聽到長公主的嘲諷後,下了決心不再逃避,不管她記得多少,結果如何,只要她用心去表演,就沒人可以看不起她,更不能讓皇上失了面子。

“長公主真會說笑。”池念瑤笑了笑,走到一個彈古箏的琴女跟前,借用她的琴。她忙起身,動作帶著恐慌。

池念瑤輕輕試了試音,感覺很滿意。不愧是皇宮專業製作的琴,琴絃比民間的要好太多,音質也更加清脆。

其他琴女不清楚她要彈奏什麼,是否需要合奏,大家都沒有出聲,她沒提出要求應該就是獨奏吧。

曲子一出,懂樂之人的表情立刻就變了,都清楚她彈奏的是那首樂曲高妙,流傳已久的《高山流水》。

這首曲子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隨著池念瑤的琴聲緩緩奏起,在座的聽者彷彿將視線投向久遠的春秋時期。精通音律的琴師俞伯牙,在一個和風舒暢,薄霧輕揚的早晨,端坐山林,手撫伏羲琴,彈奏他新作的琴曲。

第一段是引子部分,旋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旋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第二,三段是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複,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是如歌的旋律,“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第七段在高音區連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後升,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

第八段變化再現了前面如歌的旋律,並加入了新音樂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聲,音樂充滿著熱情。段末流水之聲復起,緩緩收勢,令人回味。

琴聲穿越寂靜的山林,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