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於是乎,喬爾克萊因要求同事們再次加班,在4月26日準備好關於這個新證據的資料,好在第二天的法庭上,派上用場。
喬爾克萊因是一個身先士卒的人,他在4月26日這一天,早早地來到了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開啟電腦,檢查西海岸的同事,是否發來了電子郵件。
可讓喬爾克萊因滿頭大汗的是,他的計算機無法啟動了電源指示燈,亮!電源風扇,轉!但顯示器就是漆黑一片,連起碼的啟動,都沒有執行!
喬爾克萊因檢查了整個辦公區,發現所有電腦毫無例外地都是這個毛病。
在如此關鍵時刻,電腦居然集體罷工了!
喬爾克萊因的心裡,奔騰過一萬匹***!
……
此時滿頭大汗的喬爾克萊因,還不知道,電腦保安公司賽門鐵克,已經發出了最高階別的紅色安全警告發現了有史以來破壞力最大的計算機病毒集中爆發,在有效應對方案出來前,最好不要啟動計算機。
鑑於這種計算機病毒在4月26日發作,暫時命名為“切爾諾貝利病毒”。
此時滿頭大汗的喬爾克萊因,還不知道,電腦保安公司賽門鐵克,已經發出了最高階別的紅色安全警告發現了有史以來破壞力最大的計算機病毒集中爆發,在有效應
第1031章 這個鍋是俄羅斯駭客的
暗與光總是如形隨形。
在個人電腦將it普及到人人都觸手可及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也開始被廣為熟知。
但此前沒有任何一種計算機病毒,能像切爾諾貝利病毒這樣來勢兇猛、摧枯拉朽,僅僅4月26日一天,全球便估計有數十萬臺電腦中招就算沒有接入到網際網路,也未必會百分之百地躲過一劫。
賽門鐵克的報告指出,切爾諾貝利病毒是一種設計上巧奪天工、傳播上無孔不入、破壞上片甲不留的最新計算機病毒。
它的大小在1 kb左右,能夠感染包括各平臺可執行程式、辦公軟體文件在內的各種檔案,同時不改變檔案大小,因而隱蔽性極高。
目前已知的切爾諾貝利病毒傳播方式,包括檔案複製和下載,以及電子郵件等等,幾乎覆蓋了使用者最司空見慣的操作。
當切爾諾貝利病毒發作後,已經觀察到的破壞有:部分計算機系統硬體損壞、主流辦公文件損壞、網路癱瘓等。
在4月26日晚上9點的賽門鐵克新聞釋出會上,該公司執行長戈登?尤班克斯,一臉嚴肅地說道:“從目前匯總的情況來看,為了阻止切爾諾貝利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包括美國線上、雅虎、哲儒軟體、微軟在內的主流免費公共電子郵件系統,都暫停了服務。”
“賽門鐵克客服部門已經接到數百個反饋,稱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完全無法啟動。”
“因為今天是星期日,所以還無法確定,到底會有多少辦公和商用電腦被感染。”
“鑑於切爾諾貝利病毒會破壞某些型號的個人電腦,所以我建議下週的第一個工作日,各個公司和機構的僱員們,不要急於開啟計算機,而是等it部門的工程師,先採取一些防護措施。”
……
好不容易到了互動環節,一個記者火急火燎地搶著問道:“實在太糟糕了,我的計算機今天就無法啟動了!計算機病毒破壞硬碟裡的檔案,很容易理解,可為什麼硬體在切爾諾貝利病毒面前,也會無法倖免?”
戈登?尤班克斯扶了一下眼鏡,斟酌著回答:“我們所熟知的計算機硬體,比如最典型的主機板,其實都配備了只讀儲存器,用於儲存控制底層操作的軟體微程式碼,也就是bios切爾諾貝利病毒正是透過破壞性地改寫bios裡的內容,進而使得硬體無法正常啟動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