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可以在此拍著胸脯說,你們不用擔心我厚此薄彼。”杜士儀見堂上頓時為之喧譁了起來,其中多是驚喜的歡呼,他便抬了抬雙手一壓,這才沉聲說道,“此前鄴郡之敗,是輕敵冒進,而此後軍心不穩,是叛軍流言,但究其根本,是朔方、河東、安北三軍仍然各自為政。如今我既領命為元帥,首要之務,便是三軍一體。”

儘管堂下諸將尚未行過拜見元帥之禮,但每個人都豎起耳朵仔細傾聽杜士儀的話,就連同樣是剛剛知道這個訊息的郭子儀、僕固懷恩和程千里亦然。

“所謂三軍一體,並不是說,你們就真的不分彼此了,也不是說,我要直接插手你們如何行軍佈陣,如何戰場應變。論戰陣衝殺,有我無敵,我自問不及懷恩;論用兵穩重,大敵當前巋然不動,我不及子儀;論膽色勇略,我亦遜於千里。但我杜士儀這些年中卻先後節度朔方河東安北,人人道是名將,這又是為何?無他,知人善任,洞悉大局,論功行賞,絕無偏私!”

杜士儀這一番先抑後揚的話,眾人聽著非但不覺得偏頗,反而大多數人頻頻點頭。就連之前剛剛吃了個大敗仗的程千里,也覺得心頭熨帖,分外感激杜士儀在這種時候弱化了他的敗北,反而宣揚了他的膽色和勇略。至於同樣被稱讚的郭子儀和僕固懷恩,那就更加心情舒暢了。

“我雖說剛到河北,但也聽說了一些戰況,從前三軍雖是合攻鄴郡,但或者三軍輪換,或者一軍突擊,即便打算突襲鄴縣和滏陽,可終究是因為窩著一肚子氣,彼此之間自然就更談不上聽誰的,什麼事都要妥協推諉,寶貴的時間就全都浪費了。諸位就不曾想過,此次這場大戰,從河北到河洛,也不知道拋荒了多少田地,也不知道死傷了多少人,今年到了秋收的時候能夠有幾顆糧食?而如今我們在這裡再繼續耗下去,就不是戰死多少人的問題,而是將來要餓死多少人的問題!”

杜士儀一下子提高了聲音,隨即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所以,我今天要說的第一件事,便是令行禁止。倘若有違軍令者,不論品級高低,斬!”

隨著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相繼起立應喏,程千里也連忙起身應了,階下將校自是凜然齊聲領命。

“第二件事,我抵達汲郡的事情,大肆宣揚出去。叛軍既然敢宣揚我死在長安的訊息,說不定他們軍中上下也有不少人正有這樣的期望,如此正好可以掃一掃他們計程車氣。順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爾等立刻往鄴郡宣揚一件事,就說安祿山已經死了!”

安祿山死了!

大堂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靜,隔了許久,和杜士儀最親近的僕固懷恩方才遲疑地開口問道:“大帥,此事當真?”

“叛軍之中,早有人心生異志,這訊息決計不假。爾等大可放心,安祿山不會像我這樣詐屍,已經死了的人活不回來!”

這時候,諸將校方才爆發出了一陣鬨笑。再也沒有人質疑安祿山之死,每一個人都認為,杜士儀既然能夠這麼說,那此事必定是鐵板釘釘毫無疑問。憋屈了這麼久,壓抑了這麼久,如今聽到那個一手掀起叛亂,席捲河北道以及河南道都畿道,最終在洛陽稱帝的叛賊安祿山已經死了,那就猶如暴雨傾盆多日卻突然露出了陽光,足以教每個人都興奮不已。

杜士儀又宣佈了包括不許騷擾平民在內的幾條軍紀,隨即笑著坐下。這時候,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程千里方才率麾下將校正式廷參,行禮口稱拜見元帥。此前杜士儀雖在實際上節制這三鎮兵馬,但卻沒有正式的名義,全憑多年的威望。此次他回京一趟,經歷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