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做的是秋冬款裡衣。

這時代的貴婦小姐們習慣了穿綢緞衣裳,在她們沒有接受棉布之前,做棉質夾襖外衣披風有一定的風險。

但若是做成裡衣就有很大的優勢了,因為綢緞不親膚,而且不聚熱,在寒冷的冬天,貼身穿著棉質裡衣,舒服又暖和,相信很容易被接受。

目前湖州市場也就這麼大,程彎彎打算拿一萬斤棉花來做衣裳,剩餘的所有棉花,用來做被子以及棉襖。

去年雪災不知道凍死了多少人,她心有餘悸,希望能憑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底層的老百姓們度過嚴寒的冬天。

她決定製作兩種規格的棉被,四斤被和六斤被,多做一些冬衣,價格不會超過二百文錢,這部分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達則兼濟天下”。

“安人,這價格也太低了。”孔繡娘驚呼,“曹家也出售蠶絲被,一條一斤的被子最低都是二兩銀子,這棉被不比蠶絲被差,就算是賣三四兩銀子,也多的是人搶著要。”

程彎彎搖頭:“孔繡娘可知這棉被的成本是多少,一百多畝地,十餘人,產出六萬多斤,各方面成本都算上,也不超過百兩銀子,而我就算全部製成棉被出售,都能賺接近萬兩銀子。更別說,還有部分做成了裡衣,七七八八加起來,這棉田能給我帶來兩萬兩銀子的收益。”

“而你們養蠶不一樣,兩百畝桑園,今年最多隻能養兩百左右張蠶,能出多少蠶繭呢,蠶繭成為蠶絲,僅僅剩一半可用來做蠶絲被,這成本如此之高,確實也該賣二兩銀子。”

孔繡娘立即在心裡算了一筆賬,不由咂舌。

棉花種在地裡,澆水施肥就夠了,蟲害嚴重的時候會稍微辛苦一些,但再辛苦,也比養蠶容易。

養蠶需要一定的技術,而且一個不慎,蠶容易大面積死亡,沒養好會減產,所以需要工人精心養護,一刻都不得停歇。

同樣是接近兩百畝的田地,棉花能收六萬多斤,而蠶絲最終還不到一萬斤。

穗孺人這個定價,表面看起來吃虧,實則,是大賺了一筆,這個錢,比養蠶來的容易多了。

“等棉花推廣出去之後,家家戶戶有棉花,棉被其實就賺不到什麼錢了,我從未想過靠這個賺錢,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在衣服設計上。”程彎彎笑著道,“在其他人還不知道棉布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生產出了棉質裡衣,率先佔領市場,還愁以後賺不到錢麼……”

兩人交談時,門外站著一個身影,那身影害怕被發現,轉身趕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