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大河村改鎮(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安縣轄區三十六個村的里正都到齊了,除了里正之外,還有大河村的管理人員,以及程彎彎。
沈縣令坐在主位上,直入正題道:“半年前,本官和知府大人就商量將大河村改為大河鎮,因朝廷多次嘉獎良田,大河村的土地達到了一個鎮子該有的規模,但人口不足……今日召集各位里正前來,就是商議一下合併的事情。”
一聽這話,在場的里正頓時神色各異。
一些人心裡發酸,明明之前他們村子比大河村富裕,可短短兩年時間就被趕超,而今,大河村都要變成大河鎮了,他們村還跟兩年前沒什麼區別,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也有些村情緒激動,比如王家墩、李家溝、桂花村等,他們離大河村這麼近,大河村變成鎮子需要人口,肯定是首先從他們村子裡吸納,那他們豈不就能從村裡人變成城裡人了?
沈縣令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一個城鎮,需要各個工種的人,農已經足夠多了,那麼現在招納的則是工,木工、瓦匠、殺豬匠、鐵匠、棉花匠、織布工……等等,只要是會一門手藝的人,都能在大河鎮安家落戶,享受大河村減稅政策,其子女可直接入讀大河學堂。”
李族長開口詢問:“減稅政策是什麼?”
據他所知,兩年前大河村因再生稻之事降低了三年田稅,馬上就是最後一年了,就算他們成了大河村的人,也討不了太多的好處。
沈縣令笑了笑道:“大河鎮成立後的最初十年,其轄區田稅商稅都減半。”
趙里正頓時呼吸急促起來,他們村的集市和旅遊業發展起來後,每個季度上繳的稅金都讓他肉疼不已,要是有了這個減免政策,省下來的稅金就可建設大河村……哦不,是建設大河鎮,讓他們鎮成為湖州甚至雲省第一鎮。
他立即開口道:“若是真的成立了大河鎮,集市還要繼續擴建,街道重新規劃,旅遊景點還要再增加,當大河鎮吸引的人越來越多,在鎮上經商那就能賺不少錢財了。只要成為了我們大河鎮的人,可優先租鋪子,價格方面也會優惠許多……再一個,還可以直接入讀大河學堂,要知道,咱們這個學堂可是出了一個探花郎,還有一個舉人,明年的府試縣試,一定還會有更多人讀出去……”
王家墩里正立即道:“那沒有一技之長的農人想成為大河鎮人,該怎麼辦?”
“在大河鎮務工超過三年者,或者在這裡有屬於自己的房產田地,就可直接落戶。”沈縣令緩聲開口道,“不過王家墩和大河村接壤,知府大人的意思是,若是王家墩村民沒有異議,可以直接將王家墩劃入大河鎮範圍。”
“沒有異議!一點異議都沒有!”王里正猛地起身,“多謝縣令大人,多謝知府大人,我這就回去告訴村民們這個好訊息!”
要是成了大河鎮的人,參與鎮子建設,年底分紅也會有他們王家墩的一份,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王里正風風火火走了,而剩下三十多個里正,心裡都酸溜溜的。
程彎彎開口道:“既然大河村要改成鎮,那這出行不便的問題也得改善一下。”
他們村出口一條主路是在兩座大山的夾縫之中,就算是想拓寬道路都不行,這樣就影響了商人的進進出出。
她的手指著地圖,“大河村的這條大河,連線著河口縣那條運河,只不過村子裡河道太窄,只能走竹筏子和小木船,頂不上大用,我就想著,能不能在冬天河水枯竭的時候,找人開拓河道,與河口縣相連,這樣以後進村的商人可直接坐船過來。”
交通,永遠是一個城市是否能發展起來的決定性因素,既然要大河村要做大做強,那麼,交通就必須得跟上來,古代的河流運輸算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了,這條路必須得打通。
沈縣令看向程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