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入秋了。

連著下了幾場雨,大河村的大河漸漸蓄了水,一條河蜿蜒流出去,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這天時間,村裡人一起動工,將學堂修起來了,一共四間,三間當做學堂,另一間是給來教書的先生居住的,門口還修了地坪,地上鋪的是從山上運下來的平整石塊,看起來也算是乾淨整潔。

學堂修建好之後,村裡人就開始忙秋種了,這是很重要的時節。

大河村秋天主要是種麥子,先要耕地整田,由於村裡戶數多,田地也多,耕地需要輪著來。

大概是十戶供養一頭牛,十家人輪流耕田。

程彎彎家是五畝水田,八畝旱田,還是下等的旱田,需要肥田才能提高麥子的產量。

趙大山和趙三牛在田裡負責耕地施肥,兩人都是莊稼一把手,各方面細節都不需要程彎彎多說。

趙二狗忙完該做的事情後,來找程彎彎商量。

“娘,現在家裡也忙的差不多了,我想擴大滷味生意。”他算了算開口,“吉祥酒樓加上醉仙樓,一天需要三百五十斤左右的滷味,我覺得需要找些人來幫忙。”

程彎彎點頭:“先說貨源,村裡幾個獵戶的野味貨源不太穩定,最好是去跟鎮上的屠夫合作,一個朱屠夫不夠,再找幾個,貨源穩定後,這門生意才能長久做下去。再則,之前七八十斤滷味就得分成好幾鍋來煮,三百斤那得煮一天,確實必須找人,你心裡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趙二狗想了想道:“照這樣來看,至少得安排三個大鍋子,還得準備大柴房,不如在舊房子那邊來做這個活兒,王嬸子家就在隔壁,不如把這個活計交給王嬸子來做,王嬸子負責煮,永成叔收拾內臟啥的,應該能處理好這個事情。”

程彎彎點頭,做這個事需要很大一塊地方,而且最好在屋子裡,舊房子就是最好的選擇。

王嬸子一家人在隔壁,做這件事方便,而且他們一家人都靠得住。

鎮子上酒樓裡一些幫工的工錢是一個月六七百個銅板,有點技術的大廚是一兩多銀子,廚藝特別好的大廚則是兩,按照鎮上的工價商量了一下,最後給王嬸子定了六百文工錢,王永成則是九百文,以後那邊柴房也需要王家人自己砍柴,在這個基礎上,一個月增加兩百文,也就是說,這個活兒全部包給王家,一共是十七錢。

王嬸子整個人目瞪口呆。

她當然知道鎮上的小工一個月五六百文錢是正常價格,可是她這樣的農婦,去鎮上根本就找不到這個活兒啊,人家掌櫃的都是提拔自家親戚侄子去鋪子裡當小工,誰會要她這個不認識的。

她男人去鎮上找工,在碼頭扛大包,一個月也有九百文,但是不穩定,而且很累,超級累。

而今在自家隔壁收拾一些動物內臟,就有九百文,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大山娘,我都不知道該說啥是好了。”王嬸子搓著手,“瞧我以前,還老跟你過不去,還經常背地裡說你壞話……咳咳,我最近沒說了,真的!”

程彎彎笑著道:“這個活兒其實也不輕鬆,晚上還得把鍋子搬到你們家放著,免得被人偷走了。”

王永成立馬保證:“大山娘,你放心,只要我王永成在,誰都甭想偷東西!”

他從身後抽出長刀,插入院子的泥地裡。

這長刀,是上回里正獎勵給他的,這是他的榮耀,走到哪帶到哪,村裡混混看到他都繞道走。

“大嫂!”

院子門口響起孫氏的聲音。

孫氏走得很快,這模樣哪裡看得出來是個孕婦。

她走過來,微微喘氣道:“我聽人說,大嫂把滷味生意交給泥鰍娘來做了?”

程彎彎的神情淡淡的:“咋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