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但也足夠她賺個盆滿缽滿。

而剩下的幾十萬斤棉花,和去年一樣,一小部分發放給冬天來幹活的底層老百姓,另一大部分,她打算來做行軍用的被子和冬衣,然後無償捐贈給軍部

她如今是四品穗恭人,棉花也是因為她得以推廣,那麼,以她的名義捐贈寒冬軍需物資,她為大宇朝的奉獻才會被更多人記住。

她這種沒有家世根底的人,沒有任何勢力可以依賴,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廣大的民心。

她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更有自己想要保護的家人,不可能永遠在規矩內辦事,若是哪一日犯了什麼錯,這廣大的民心,就是她最好的護身符。

這一忙,就到了九月中旬。

程彎彎算了算時間,小正和四蛋也該從京城回來了,本來之前說是八月初八正式出發,後來寫信說是有點事情耽擱了,延遲了出發時間,差不多正好是兩天前後到家。

這會兒,再生稻也差不多該收穫了。

在收穫之前,里正家裡辦喜事兒了,是趙鐵柱大婚。

他今年十七歲了,娶的是平安縣城方家的姑娘,這方家,就是以前鐵柱當學徒的鋪子,跟著學習讀書認字,所以最初,整個大河村就只有鐵柱會寫字,如今兩個孩子年齡到了,就抽時間將婚事辦起來。

里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穿著最新的衣裳,在門口迎客。

程彎彎帶了禮金五百文錢,加上二十個雞蛋和一匹紅綢布登門賀喜。

毫無意外的,她再一次被請為主婚人,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就利索多了,說了一大堆吉祥的話,讓兩個孩子拜堂禮成,就可以開席吃飯了。

吃飯的時候,程彎彎被村裡熱心的大婆大媽圍住問趙三牛的婚事。

“這孩子去京城咋就不回來了呢,過完年也十七了吧,再不娶媳婦就要打光棍咯。”

“打光棍倒不至於,只要大山娘看得上我閨女,我就讓閨女等三牛,他啥時候回村,啥時候辦婚事。”

“主要還是得三牛喜歡,我記得以前三牛還給過我閨女一個包子吃呢,說不定是喜歡我閨女。”

“我說你能不能別往自己臉上貼金,就你閨女那寒酸樣兒,三牛咋可能喜歡。”

“喂,你罵我可以,不許罵我閨女!”

“……”

幾個婦人當眾開始扯皮。

程彎彎趕緊逃跑了,這場面,她是真的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