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體驗、過程作為磨砂砥礪自我心靈,使謝幕時的靈魂比人生開幕時的靈魂更高尚一點點——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我們的人生有了足夠的價值。

那麼,怎樣才能砥礪心智、提升靈魂呢?其中有很多辦法和途徑。可以說就像攀登山峰的角度有360度一樣,途經幾乎無限多。

作為砥礪心靈的指標,我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以下:“六個精進”,告訴周圍的人。這六個精進分別是:

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比任何人更多鑽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閒功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 戒驕戒躁

“謙受益”是中國的古語,謙虛之心能召來幸福、淨化靈魂。

3. 每天自我反省

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裡狀態,是否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有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 感謝生命

只要活著就是幸福,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

5. 行善積德

“積善之家有餘慶”,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

6. 摒棄掉感性所帶來的煩惱

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相反地,為了不致事後後悔,更應全身心

的投入。

我經常把這個“六個精進”說給自己聽,並有意地實踐。將這些看似平凡、理所當然

的東西,一點點堅持實踐下去,直到融入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把名家名訓裝裱鏡框之中,高懸於家壁之上,而是落實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去。

將感恩之心銘刻於童心當中

現在,這個時代“物質豐富,精神空虛”現象日益顯著。其中,上面“六個精進”中提到的“感激”之心,已變得淡薄。我認為正因為是物質充足的時期,所以需要重新審視“知足之心”與“感恩之心”。

在我還年輕、社會物質生活也很貧困的時候,我認為人生在世最重要併為此不斷付出努力的就是做到“誠實”。

對人生和工作儘可能誠實。不偷工減料,認真、勤奮地工作、生活。這對生活在貧困時代的日本人來說不是特別稀罕,而是融入當時日本人血肉的一個特徵,也是一種美德。

不久日本經濟迎來了高度成長期,社會變得富裕、穩定,京瓷公司也走上了正軌,規模也越加壯大,此時在我心中逐漸佔據較大位置的是感激。對於努力和誠實所帶來的恩惠,我自然就心懷感激之情。我的人生道德標準就是在這些金力和實踐中逐漸鞏固定位的。

回首過去,這種感激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樣滋養著我道德的河床。這跟我幼兒園時期的一段經歷有很深的關係。

我的老家在鹿兒島,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我父親曾帶我一起去參拜“隱藏的唸佛”。所謂隱藏的唸佛,是指德川時代一向宗(淨土真宗)被薩摩藩鎮壓,但信仰虔誠的人們仍然暗中繼續保留和遵從著的一種宗教習慣。

和其他幾對父子一起,我跟著父親,借燈籠的微明攀登在昏暗的山路上。一路上,大家默默無言,沉浸在恐怖的神秘園氛圍之中,幼小的我也費力地緊跟在父親身後。

登山的終點是一戶人家,進去後壁龕中擺放著一個氣派的佛龕,佛龕前穿著袈裟的和尚正在誦經。由於只點著幾隻小蠟燭,室內非常陰暗,我們各自左下,融入昏暗中。

孩子們正座在和尚身後,靜靜地聆聽他們低聲誦讀經文。讀經結束後,我們一個個向佛龕燒香拜佛。

那時,和尚簡短地向我們這些小孩打招呼,有的小孩被要求再來一次,而和尚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