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奕奕。袁承志翻了翻奏摺,見都是些軍情簡報,便來到床前,修練了一會兒雙修秘功中的內功,頓時覺得全身輕快,內氣充盈,似乎功力又要有所突破,想來這些天自己不斷地尋找物件苦修雙修秘功,也確實有了作用。 第二天的早朝,袁承志端坐在龍椅上,環顧著文武百官,太監尖聲說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多爾滾一身朝服,身穿的是滿清那種頂戴花翎,出班奏道:“皇上,近日,臣聞大明屢遭戰亂,特別是李自成部和張獻忠部,給大明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們這個時候,正是南下的最好時機,趁此機會,佔領大明江山,將創下我大清萬世基業,請皇上立刻准許我多爾滾帶兵前往。”多爾滾神情激動,他透過自己的情報機構,打探清楚了大明面臨的局勢,因此更加認為自己有希望佔領大明江山,對於袁承志這個皇帝,其實多爾滾並沒有多少尊重,只是情勢之下,無奈罷了。 “嗯,知道了。”袁承志的表現,果然讓多爾滾非常失望,就連多爾滾身後的多鐸(多爾滾的親兄弟),也是氣憤不已,從一開始讓福臨做皇帝,多鐸就非常不滿,現在看到哥哥多爾滾的正確主張得不到皇帝的支援,多鐸心中的煩悶更是無以復加,那雙狠厲的眼睛,直直地盯著袁承志,如果目光可以殺人,袁承志不知道已經死了多少次了。 “臣有本奏。”出班跪倒的,是范文程老先生,此人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這裡我也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范文程(1597-1666),字憲鬥,號輝嶽,遼東瀋陽衛(今遼寧瀋陽)人。清朝初年大臣,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孫。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開始為後金政權效力,此後侍奉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帝)、聖祖(康熙帝)四代皇帝。隸屬滿洲鑲黃旗。 范文程少好讀書,穎敏沉毅。投奔努爾哈赤後,對清廷一片忠心,無論換了哪個皇帝,他都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他經歷的整個清初的三朝四代歷史上留下了豐功偉績。他自己知道他一生所進奏章,多關係到重大的決策問題,所以在他監修太宗實錄時,把他草擬的奏章一概焚燒不留,而在實錄中所記下者,不足十分之一。他這樣做,免得“功高震主”,突出個人。但從各種史料裡,從我們能見到的記載裡,也足可以看到范文程確是一代名臣。時勢造英雄,有他這樣的人輔佐,清朝受益匪淺。他最後多次因病上疏請求休養,順治帝才“暫令解任”,還想病癒之後再來召用。但是范文程功成引退,離開朝廷“闢東皋為別業,稍構亭館,植卉木,引親故,徜徉其中;時以詩書騎射課子弟,性廉慎好施與。”就這樣平安地度過晚年。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逝世,終年七十歲。玄燁親撰祭文,賜葬於懷柔縣之紅螺山,立碑以紀其功績。幾十年後,康熙親筆書寫了“元輔高風”四個字,做為祠堂橫額。這是清朝統治者對他的最高的評價了。皇太極為招納更多人才,千金買馬骨,重用范文程,委以重任,給以重權,君臣相互支援,相輔相成,終成大業。在清初取得的重大勝利,范文程不愧為英才稱號。 這樣一個人,在清初的許多重大事件裡面,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袁承志盯著四十六七歲的范文程,笑道:“範老先生,請講。” “皇上,當今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原因是什麼?是崇禎皇帝治國無方,並非大明百姓沒有氣節,當然也不是大明軍隊戰鬥力弱,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很多,最主要的,還是戰亂頻發,首尾難顧,崇禎皇帝雖然勤政愛民,卻無法不做個重徵皇帝,這也是他的悲哀,故而,我大清如果要佔領大明江山,除了攻城掠地,最重要的卻是安撫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江山之本,請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