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歸化城為三娘子和丈夫俺答汗所築,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的美譽。
穿過土默川平原,泰松一行兩千多人終於來到巍巍的青城面前。
白彥臺吉的情報還是可以的,早早的派了人在城外迎接,現在大明跟白彥臺吉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因此進入歸化城地泰松還是有些緊 張,而料圖臺吉可沒有姐姐特殊的身份,堅決不肯進城。反而待在城外與兩千關寧鐵騎駐紮在一起。
關寧鐵騎雖然戰鬥力還是個未知之數,但嚴謹的作風,精良的裝 備,還有那不斷散發出來的淡淡殺氣,足以讓在歸化城內順義王府中的白彥臺吉心驚肉跳了。
雖然他麾下也聚集了將近三萬兵馬,但跟人家一比,自己跟草原上的馬匪差不多。
顧不上擦掉額頭上的冷汗,白彥臺吉帶著一幫子人前去大召寺見泰松。
大召寺建立與明萬曆七年,是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主持修建的,次年建成。是歸化城內修建的第一座喇嘛寺廟,碰巧地是邁達哩活佛從乃春廟來到了大召寺,於是泰松一行退卻了白彥臺吉準備的臨時住所,搬到了大召寺。
邁達哩活佛是蒙古黃教的教宗,地位至高無上,在蒙古信仰黃教的部族百姓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等閒人是見不到這位活佛大人的,就連白彥臺吉這樣的蒙古顯赫,要見活佛都還要看活佛自己的意願。
泰松此次會察漢浩特省親,內心甚為彷徨。不知道如何自處,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神明,期望得到神明的指引,邁達哩活佛自然是她最想見到。並聆聽教誨地人之一。
邁達哩活佛肩負這在蒙古地區傳播黃教的重任,自察哈爾左翼蒙古大汗林丹汗摒棄黃教,該信紅教之後,黃教在蒙古傳播受挫。邁達哩活佛想盡辦法都沒有能改變林丹汗的信仰,紅、黃兩教雖都屬藏傳佛教,但兩教的教義有明顯地差異。黃教(格魯派)有三大特點:第一。提倡僧人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干預世俗事務,不得娶妻和從事生產勞動;第二。大力興復寺院,招收僧人,噶當派的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屬下;第三,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說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後密,規定必修五部經論,創立傳昭期間進行辯論和考試,考取格西等學位的制度。而紅教(寧瑪派)的教義最突出地東西是“大圓滿 法”,該法主張“體性本淨,自性頓成,大悲周遍”。這和內地佛教禪宗主張的“心靜則佛”有點相似。
黃教認為修習佛法應循序漸進,來不得一點虛加,而紅教則認為佛家講究頓悟,一朝頓悟便可成佛,這兩種教義理論便有些格格不入,而從教義上看,當政應該喜歡想黃教這樣嚴守清規戒律,不干預世俗事務的教派才是,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紅教雖然對僧侶地不是很嚴格,甚至可以娶妻生子,但他們重任一般對世俗地政權沒有多大地興趣,最喜歡的就是挖掘前人留下地佛教典籍,並把他發揚廣大,一般來說,根本不會威脅到世俗的政權,但是黃教則不同,雖然教義上貴定不干預世俗事務,但實際上黃教起源於帕竹政權取代薩迦政權之時,上層僧人不僅直接參與政治、經濟權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墮落,在社會上逐漸失去民心。有感於此,創派祖師宗喀巴以重視戒律為號召,到處講經說法,著書立說,抨擊僧人的**,積極推進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曆正 月,他在拉薩大昭寺發起祈願**會,這就是流
的傳召**會。法會後,宗喀巴建立著名的甘丹寺, 戒律的格魯派。其後又相繼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它們與甘丹寺一起並稱為格魯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黃教還建立了**、班禪兩個最大的活佛轉世系統。
就是**和班禪這兩大活佛轉世系統,黃教後來者居上,不但成為藏傳佛教第一大派,還聚集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