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時。他們也有空談談具體的來龍去脈。

“這是雉奴和李績的奏疏,還有謝逸附上的條陳,你們看看吧!”李世民順手將幾份報捷的奏疏遞了過去。

眾多大臣看奏疏的時候,李世民道:“李績的運氣不錯。先一步趕到了若真水,薛延陀人絲毫不知,直接便紮了進去,結果全軍覆沒。”

房玄齡道:“陛下。此事雖然兇險,但確實算是因禍得福,薛延陀主力被消滅殆盡。大唐去一心腹大患。”

“確實是,當真算得上意外,本來朕還擔心北方兵禍,現在看來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李世民道:“雉奴和謝逸有些門道,在定襄穩住了阿史那思摩,才讓李績得意從容安排,完成阻擊,大獲全勝。”

長孫無忌笑道:“陛下,臣說的沒錯吧,晉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和謝逸一道前去確實值得期待。”

“嗯,沒錯,雉奴這次著實給了朕一個大大的驚喜。”李世民笑道:“朕的雉奴真的是長大的,不出意外,現在該已經踏上返回長安的路。”

到了現在,李治的安全確實已經沒什麼可擔心的了,薛延陀主力被滅,李績大軍掉頭南下,阿史那思摩還敢有什麼輕舉妄動呢?

果不其然,隨後阿史那思摩的請罪奏疏就來了,說突利失曾前去鼓動他出兵反叛,被他言辭拒絕云云。但礙於舊日交情,沒有及時告發,請皇帝陛下降罪等等。

阿史那思摩自然是有罪的,得知造反反叛的訊息而不告發,這確實算得上滔天大罪。何況他定襄突厥所部壓根就不是嚴詞拒絕,是處於觀望狀態,如今看到薛延陀人徹底完蛋了,這才想起來向大唐朝廷服軟。

這種人很可惡,要是換了旁人,李世民會毫不猶豫地興師問罪。

但是阿史那思摩不能,畢竟他的身後還有許多的突厥人,而且他沒有公開的罪過,所以很難治罪。

北方好不容易算是消停了,這時候沒必要把阿史那思摩逼急了,大家心照不宣,息事寧人得了。

於是乎,李世民和諸位宰輔商量,最終原諒了阿史那思摩。不過以養病的理由讓他前來長安定居,可以留給他體面和地位和富貴榮華,但兵權絕對不能再留。

至於定襄草原大軍交給了安國公執失思力,他是九江長公主的駙馬,與李唐皇室更為親密,身份到底不同。

而且他原本在草原上地位崇高,由他前往,再加上李績大軍的配合,完全能夠鎮住草原上的突厥人。

隨後又有幾分奏疏送到長安,先是李績的請罪奏疏,聲稱自己沒能抓住薛延陀可汗夷男,請皇帝陛下責罰。

這封奏疏剛到,靈州方面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秘奏便來了,先是說了西突厥大軍撤退的訊息,再有便是抓到了夷男。

不過這位薛延陀可汗因為受傷,一路奔逃之後傷勢加重,被抓住沒多久便死了。

當此之時,夷男的生死已經不重要了。當年若不是考慮到草原上還有數百萬突厥人,頡利可汗也不會有機會活命的。當此之時,薛延陀分崩離析在即,夷男縱然或者,也沒有被軟禁的資格。

看到接連而來的兩份奏疏,李世民笑了,然後遞給了長孫無忌。

老奸巨猾的長孫無忌看過之後,笑道:“陛下,這個局面……甚好!”

“如果朕告訴你,是李績的人將夷男趕入了靈州地界呢?”李世民皺著眉頭,輕聲詢問。

“也好!”長孫無忌沉吟片刻,給出一個答案。

這個答案似乎微微有些出乎意料,李世民為此略微一怔,旋即便笑道:“也好,李績很懂事啊!”

長孫無忌道:“陛下,英國公這也是一片忠心。”

“嗯,朕知道!”李世民點頭道:“他有這份忠心,能擺正自己的位置,這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