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許多的皺紋。她就是陳澤的母親,一個傳統的中國農家婦女,除了操心兒子的事情,她現在已經沒什麼其他的追求了。

“阿澤,我這不是來看看你嗎。”嘴上雖是這麼說,但是她的目光卻老是往適齡的女員工身上飄:“阿澤,我看這些女孩都很不錯啊。怎麼樣?有沒有中意的啊?”

對於老媽的思想和觀念,作為兒子的陳澤也感到了很無奈,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勸解:“唉,娘,上班的時候不要在這裡說這些啊。”

“瞧你說的,什麼事情能比你的終身大事還重要?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看看你大哥,兒子都快八歲了!你到現在還是一個人過著日子,你說我這個當孃的能不操心嗎?”說著說著,陳母的碎嘴皮子又開始了,過往的員工都在看著陳澤的笑話,把陳澤弄得面紅耳赤的毫無辦法。

………【第七十章 救國同盟軍草約】………

憑藉著大量的政治獻金和賄賂,鍾泱他們的發展已經逐漸穩定下來,在廣州城裡站穩了跟腳。無論是莫榮新還是廣州護法軍政府,都開始對陳澤的天宇科技和劉進洋的興華商會大開方便之門,形成了這個時代的官商勾結。

就連很多外國的洋行都開始受到了排擠,當然,那些基本都是些歐洲的小國家,列強中的英、法、美、日等國無論是莫榮新還是鍾泱,都不敢輕易招惹。不過說真的,這個時代對於外國人普遍抱有畏懼和羨慕心態的,大多都是平頭老百姓和那些列強的鸚鵡喉舌。像莫榮新這樣的軍閥頭目,其實並不怎麼鳥外國人。

桂系軍閥的大佬陸榮廷就是個例子,當年他發家之前乾的主要買賣就是在中越邊境搶劫法國人。因為在中法戰爭及以後的罷兵被遣,他被扔出了唐景崧的先鋒營重又流離失所後,就加入三點會的反清秘密組織,廣結遊勇,以打劫法國人為目標和以反清復明為號召,在中越邊境活動,奉行“盜亦有道”的宗旨。

他讀的書雖然很少,卻力求在先賢們的明訓中尋找做人的模式,講義氣,誠實篤信,氣量宏達,很有人緣。在綠林中,嚴守三不搶主義:一不搶中國人,二不搶窮苦人,三不搶駐地附近人。由於他所劫皆外人,不自殘同胞也,眾呼為義盜。因此,慕義者漸來歸至數千人,在中越邊境團成旅,儼然為一獨立王國,專與法人為敵,角逐將近十年,大小數十戰,法帝國主義損失慘重。單以陸榮廷個人一次在越南潰科就親手打死法國兵23人,搶劫財務無數,如果算起他手下的五千部眾的戰鬥威力,給法帝國主義的重創是不言而喻的。

比起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軍閥和那些賣國的偉人來說,陸榮廷其實還算是不錯的。至少陸榮廷給老百姓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他平靖廣西的局勢,結束了清末匪盜橫行、地方擾攘、民不聊生等等的混亂環境,並且開創了民初十年老百姓基本上能夠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局面;直到他下野之後,整個廣西的情況才開始惡化。

跟著這樣的大哥混飯吃,莫榮新雖說算不上兩袖清風為國為民,但是也絕不會給外國人點頭哈腰。就拿在廣州城裡的洋行買辦來說,該收的保護費莫榮新可是一個銅板也不會落下,外國人犯了事照樣得給錢疏通才能矇混過去,想靠外國人的身份在這裡吆三喝四?莫榮新可不管你是誰,他只認錢,沒錢就是伊麗莎白女王來了也不好使。

這種壞得有些可愛的軍閥頭子,鍾泱在剛開始瞭解他們的時候險些哭笑不得,這些人壞得太有個性了。在桂系操縱下的廣州護法軍政府也還是挺守規矩的,拿了錢就替你辦事,童叟無欺。不過鍾泱卻很明白,如果不是他自己手上有著一支400多人有槍有炮敢打敢殺的私人武裝,早就被這些人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怎麼可能靠每個月給個三四十萬銀元就能買到平安。

靠著每個月繳納鉅額的保護費,鍾泱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