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話的楚老師,一時間。使得他們全都非常的驚奇。
至於說楚琛是假冒的,他們覺得可能性也比較小,因為如果沒有四爺的一席話,齊保福也不會介紹楚琛的身份。而且萬一是假冒的,最多就是東西賣不出去,但如果楚琛的身份是真的,那專家鑑定過的東西,可是能升值的。
有朋友可能要問,東西升不升值那不都是兩百萬嘛?如果說這話的人守信。那肯定沒什麼影響,但世界上可是有種人,在他們心裡,金錢可比什麼守信實在的多。
此時。旁邊那位年輕人低聲嘀咕道:“電視臺上的年紀看起來好像要大一些啊!”
“這不廢話嘛!”齊保福聞言一臉無語道:“楚老師這麼年輕,為了舞臺效果,那也得化妝一下才行啊!再說了。電視上和現實中的形象,多少有些不一樣的嘛!”
有句老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特別還是在古玩這個特別注重經驗的行業了,電視臺這麼處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對於齊保福的這個解釋,大家都深以為然。
四爺看了看那位青年,見他輕輕點頭,就笑道:“沒想到今天有電視臺的專家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啊!”
“不敢當……”楚琛稍稍謙虛了幾句,隨後微笑著說道:“大爺,咱們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好的……”
得到主人的首肯,楚琛就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鏡等工具,走到鎛鍾前,仔細觀察起來。
據史料記載,明代宮廷無鎛鍾使用的記載,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贛省出土古鐘十一枚,贛省巡撫阿思哈將其貢進朝廷,經乾隆帝辨認,此鍾正是康熙《律呂正義》中所載:“每鍾懸一簨簴,各應律呂之音”的鎛鍾。
古鐘出土之際,正值朝廷用兵準、回兩部。歷時五年的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之時,按照古制大捷之後必要“功成樂作”,“鑄鐘鼎以紀功德”,因此乾隆帝遂命樂部仿鑄。
於是,新鑄鎛鍾便成為順應古制、大吉大利、紀功揚威的非凡之舉,強烈表現出統治者追崇周禮、建中和之極之意,借儒家“禮樂通政”的治國思想來達到強化皇權統治之目的。
此套鎛鍾銅質鍍金,整套十二圜,以應十二律。其鍾每枚一架,於乾隆二十六年製成,並製作數套,分藏各處。
鐘體上徑小,下徑大,橫徑小,縱徑大,呈扁圓形,以定音高次第,鍾愈大而發音愈低,演奏時以何律為宮,即擺出某律的鎛鍾一架,位居編鐘之東,凡作樂,先擊縛鍾,以宣其聲,即所謂“金聲玉振”之金聲,是宮廷雅樂“中和韶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那位青年的幫助下,經過裡裡外外的仔細辨認,楚琛可以肯定,眼前這隻鎛鍾確實是真品無疑,只是……
等楚琛收起了工具,大家全都一臉急切的看向了他,他點了點頭道:“這隻鎛鍾確實是真品!”
得了楚琛的答覆,作為客人的齊保福等人,全都驚喜萬分,要知道,這種鎛鍾可謂是國之重器,就算只有單隻,也是價值驚人,如果成套的話,說它價值連城一點都不為過。
以前,他們只是在故宮看到過這種鎛鍾,現在能夠親眼近距離的接觸,也難怪他們會如此激動。
而對四爺他們而言,楚琛的一句話,就是提高鎛鍾價值的砝碼,他們當然也會非常興奮。
過了片刻,四爺笑呵呵的問道:“楚專家,那這隻鎛鍾你打算收購嗎?”
楚琛點了點頭:“大爺,這隻鎛鍾兩百萬我可以收!”
“嗯哼!”四爺清了清嗓子,說道:“楚專家,我……”
“等等!”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就見那老人出聲把話給打斷了,他說道:“這位老哥,這隻鎛鍾我能不能買?”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