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當初蘇寧定下來的規矩就是這樣的,他和西突厥的可汗定下了一個條約,雙方簽字畫押蓋上印璽,如有違誓天人共滅,所以都很遵守,西突厥提供一塊地方給大唐的商人居住做生意,大唐的商人在西突厥境內要絕對的安全,一旦出事需要西突厥和大唐大使館雙方共同處理,西突厥不能單方面審理大唐的商人。

接下來大唐的軍隊有在附近駐紮的權力,隨時保護這些商人,然後這些商人會向西突厥交納一定的賦稅,同時給出的條件就是進入西突厥境內的各族商人要是想和大唐的商人做生意來到做生意的城鎮。那就需要給出西突厥王庭發給的文書,交納一定數量的什麼交易稅,也就是保證不會犯錯的稅金,一旦犯了事情,將接受西突厥和大唐雙方的審判和懲罰。

西突厥在動亂之前是西域的霸主,西域諸國都要向西突厥繳納賦稅,西突厥動亂之後霸主的地位不復存在,可是依舊和西域有所聯絡,而且因為西域和中原已經斷絕了數百年的聯絡,中原的豐饒物產他們都無法得到。一聽說西突厥這裡有和中原做生意的地方。幾乎是立刻就趕來了,當時西突厥就得到了大量的稅金,得到了好處之後,西突厥就對大唐商人的存在給予了全面的保護。

在那裡呆的時間不長。但是我發現了一些事情。就是從西突厥和各族商人那裡得到的錢財。絕對比大唐所販賣的東西要貴得多,在大唐只賣十個銅錢的人偶,都能在那裡賣到一百個銅錢甚至更多。所以獲得的利潤絕對是高的離譜,而且所得來的牛羊馬相當一部分都供給大唐的駐軍,在那裡的三千駐軍幾乎都吃牛羊肉,喝馬奶酒,氣勢非常雄壯,只是偶爾吃一些蔬菜果類,所以大唐幾乎不用花費多少錢財去養兵,就等於是西突厥的蠻夷出錢為大唐養兵。

由此我想到,這就是蘇寧的目的,讓西突厥的人無償的為大唐養兵,西突厥總有一天會被榨乾的,雖然他們的王庭得到了大量的財富,可是各個部族卻為此損失慘重,恐怕不久之後這個情況就會出現,所以那些商人才會積極的和其他外族人做生意,並且擴大規模,儘可能地把危機爆發的時間延長。

蘇寧的心思非常歹毒,但是他的眼光和才華實在是世所罕見,百年難得一出的人才,按照那些人的說法,我估計蘇寧是利用了其他外族人貪便宜的心思,和那些外族人打好關係,然後在一步步的用比較低廉的價格把咱們的商路給奪走,把西突厥當成了一箇中轉站,把大唐國內賣不掉的東西全部帶到外面去換成大量的錢財,大量的財富都會流入到大唐,大唐會越來越富有。

現在幾乎北邊的西邊和東邊的外族都在西突厥和西突厥商團做生意,這個聲譽自然是有了,聲譽有了,生意也就有了,我注意了一下,他們交易的時候所要的價格,其實比起咱們來還是要低上一些的,所以才能得到那些蠻夷的支援,現在那些蠻夷都願意在西突厥和那些商人交易,而不願意冒著大唐邊防軍的干預和咱們交易,這不也是很正常的嗎?

各位,我以為,想要應對此番危機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聯合起來和蘇寧的西突厥商團鬥爭,他們的財力相當雄厚,我們任何一家都沒辦法和他們單獨抗衡,若是繼續各自為戰,那麼我們就會失敗,若是不想失敗,只能聯合起來,主要是要奪回北邊和東邊的商路,否則,咱們就聯合他們抗衡的實力都沒有了。”

徐家主看上去也是個心思相當縝密的人,徐家是崔家的觸角家族,主管的也是北邊和薛延陀做生意的事情,這一下子商路被截斷,徐家損失慘重,徐家主徐巖這才想起了之前所目睹的驚人的一幕,他終於意識到,那個城鎮才是蘇寧真正的殺手鐧,裡面的繁華,裡面的富裕,裡面的規規矩矩,都讓他感到吃驚。

聯想到長安城的大量貨物進入和離開,大量外地人湧入長安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