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空氣中的水分子含量比較高,於是那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而今天,這個地勢,不太容易下雨,而且別說下雨,就算是下冰雹,這火也熄滅不了,除非燒完了……
牛進達顫抖著,帶著一群同樣在顫抖的戰士,加入了戰鬥,目睹了蘇寧帶兵衝下山坡砍殺僚人的時候,牛進達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時機,於是他不顧一切的帶著兵馬衝了上去,將在火海中掙扎的僚人一個個送上西天,當然,要把握好尺度,一個不好,自己就燃燒起來了,蘇寧千叮嚀萬囑咐,這個火一旦燒起來,就別碰上,碰上的話,自己也會燒起來……
唯一的辦法,嗯,目前而言,就是以大量沙土覆蓋之,這樣才能讓火熄滅,水是澆不滅的,牛進達拿著長武器,看到僚人就上去一下子打飛,打的還是頭部,這樣的話可以最高程度引發死亡,不能騎馬,完全不能,動物都怕火,這是一個生活經驗。
兩個小時以後,在成都守軍趕到之後,並且同樣加入了戰鬥,但是因為沒有得到蘇寧的警告所以同樣被燒死了不少人之後,戰爭結束了,這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裡面,大唐八千士兵僅僅死亡了一百多人,軍事大學學子一個都沒有死,只是幾個被輕微燒傷了,漢民們死的也少,只有五個,燒傷了不少,死的主要都是成都守軍,沒得到警告,被著火的僚人撲上來,同歸於盡了……
而另外的參戰方,僚人,造反的僚人,在這個峽谷之內,被活活燒死了三萬人,除了那賓士而去的先鋒隊五百人,不要緊,有驚喜等著他們,他們一樣會死,所以說,這場戰鬥,三萬人的僚人主力,無一倖免,全部死掉了,整整三萬人,整整三萬人,全部死掉了,絕大部分被燒死,剩下的,也是一個都沒有活下來……
或許在史書上,只會留下短短的一句話——貞觀六年冬,嘉州陵州僚人叛,秀、寧以火攻之,僚亂遂平……
以火攻之,以火攻之,以什麼樣的火,怎樣攻之,做了什麼準備,造成什麼後果,殺敵幾何,損兵幾何,都不會有什麼記載,春秋筆法就是這樣精簡而老練,很得人心。
這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在貞觀六年的最後一個寒冬,在貞觀七年到來前的最後一段時間,一場本該持續很久的戰爭,被天降神火提早終結了,三萬僚人主力被焚燒殆盡,失去了作亂的能力,剩下的大唐軍隊發了瘋一樣滿蜀地的搜尋僚人,動員所有的存活漢民展開血腥的報復,蜀中僚人幾乎被掃蕩一空……抵抗的被殺掉,投降的被抓起來。集中起來送到了漢中,加快了蜀道的修建速度。
誰都不知道明明打了勝仗,為和大唐軍隊還要如此暴虐,或許這和當初的靈州之役一樣,只要叛亂造反了,就不會得到原諒,這被認為是大唐軍隊新的準則,大唐新的法規,誰也不會知道這種行為僅僅是為了發洩,為了舒緩。為了不得精神病……
蜀中僚民不是被殺了就是被抓了。從東晉時代存活至今的僚人就這樣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裡,蜀中漢民也傷亡慘重,據事後統計,從僚人叛亂開始。一直到蘇寧牛進達率軍分別佔據了嘉州陵州結束。漢民死難大約為六萬之數。流離失所淪為難民者二十餘萬,這場僚民之亂對蜀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成都以北,漢中以南。所有建設幾乎被毀於一旦,村莊被焚燬,村民被殺死,一路屍體,一路血花,僚人作亂前期,是漢人的悲歌……僚人作亂後期,隨著大唐軍隊到來,形勢逆轉,三把大火,把參與叛亂的僚人家眷和主力悉數摧毀,之後的報復行動把蜀中殘存僚人掃蕩一空,二十餘萬僚人死的死逃的逃,被抓的被抓投降的投降,剩下的躲在山裡面,唐軍搜尋不到,再往南,那是南詔的領地,大唐的軍隊暫時無法前進。
一直到貞觀七年一月十日,這場大搜捕才結束,蜀中安定了下來,蜀中北部的僚人已經不存在了,二十餘萬漢人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