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還是不要起衝突比較好,把我們的貨物拿出來和他們兌換,他們能明白我們的意思,當然,若是他們不識好歹,就不要憐憫他們。”
李承乾面色沉重的點點頭,說道:“大海當真如此兇險?”
蘇寧點頭:“就是這樣兇險,但是啊,整個大海就是一個無盡的寶庫,我師尊說裡面不僅僅有可以供整個大唐的人吃上數百年的海中食物,還有更多的其他的一些東西,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可是我想那些東西一定是一些好東西。”
李承乾驚訝道:“那麼多?那,那我等如何得到?”
蘇寧笑道:“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海岸邊上安置一些專門捕捉海鮮的人手,讓他們捕捉海鮮,並且教會沿海居住的人們捕捉海鮮,一旦發生饑荒,就可以讓這些民眾去捕捉海鮮充飢,這也是可以的,可以省下很多的糧食,也可以爭取更多的時間,而且海水還可以煮鹽,煮出來的海鹽也是可以吃的,不缺鹽不缺食物,饑民就不會餓死,整個沿海的民眾也就不會餓死。
平常他們還可以捕捉海鮮販賣掙錢,這也就又多了一條賺錢的路子,減輕民眾負擔,這不是很好嗎?能用的東西很多,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用而已。”(未完待續。。)
ps: ps:感謝一下風雲之風語者大大的連續打賞~甚為感動~
六百四十七 大航海之立法
歷史再一次證明了馬克思的某些關於金錢的觀點是正確的,不僅僅適用於大航海時代的西方人,轉移到講究詩書禮儀的文明國度大唐,也是一樣的,這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觀點,可以抵禦這種誘惑的人,要麼就是錢已經多到沒地兒花的,要麼就是真正可以做到視錢財如糞土的人。
幸運的是,這種人在大唐並不少,熟讀詩書,深明仁義禮智信,對於錢財的態度是可有可無的,或者是厭惡的,但是無一例外,這種人本身並不缺錢,本身並不缺乏活下去的或者是可以舒適度日的錢財,同時又是飽讀詩書的大儒,當然,在這一時期,只要是飽讀詩書的大儒,都不會缺少錢財。
在他們的立場上,並不會理解那些一旦聽聞有賺錢法門就會二話不說拼命往前衝的升斗小民的做法,他們只會認為這是非常無知的貪婪的做法,深深的鄙視之,說上一大堆憂國憂民的話,卻絲毫不會提及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魏徵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他所考慮的要多一些,他的日子也不是那麼的奢侈。
“蘇侯的茶,還是那麼清香,只是相較於之前的茶,怎麼聞起來,有一股子銅臭的味道呢?恩,想必是老夫這些日子休息休息的不好,所以才導致了這種情況,是老夫的錯,蘇侯請不要在意。”魏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而後放下茶杯,一臉的平靜之色。
蘇寧一臉無奈。對於這塊又臭又硬的茅坑裡的石頭,你拿強權壓不住他,拿嘴皮子忽悠不了他,李二陛下百試不爽的金元加大棒的策略在魏徵這裡折戟沉沙,所以所有朝官裡面李二陛下最頭疼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魏徵,每次看到魏徵對於某件事情躍躍欲試,李二陛下都會快速定下基調或者是找別人來頂缸,絕對不願意單獨和魏徵對抗。
李二陛下都對付不了的人,蘇寧自然也覺得頭痛,魏徵並不古板。不會拿子曰詩云的和你做無謂的爭鬥。他所著眼的地方,都是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儒們所無法顧及到的地方,魏徵曾經窮過,曾經吃不上飯過。他深刻的明白吃飽肚子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來得明白一些。
所以他一開口就會掐中問題的關鍵點。不拿詩書禮儀來和你說些無所謂的事情,蘇寧對於這種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