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估計是倭軍主帥親自出馬了。
那麼快就親自出馬了?這個主帥是不是有些草率呢?
但是不管了,按照計劃上的說法,如果有一部分倭**隊沒有進入包圍圈的話,只要不是他們主帥的軍隊。就不用管他們。他們肯定是心存異志的貴族所統帥的軍隊。他們和蘇我入鹿肯定不是一條心的,如果他們願意投降,那麼就允許他們投降。順便幫著大唐打仗,蘇寧只說了原因,並沒有對他們解釋。
所以薛仁貴和陳起都覺得蘇侯爺果然神機妙算,他如何知道會有一批軍隊不隨著倭軍主帥追擊大唐軍隊的?蘇侯爺如此神機妙算,果然智計高絕,不是我等凡人可以領會的。
此時此刻,在秦瓊身邊,蘇寧也在解釋這一戰之後的種種策略,根據從清水志還有泉宗三郎他們那裡得來的訊息顯示,蘇我家族專權已久,在之前被他們朝廷所謂聖德太子壓制了很久之後再一次的上位,排除異己,獨攬大權,引得倭國王室和其餘臣子十分不滿意,而且此次的出征似乎也是半強迫性質的,之前的要塞之役所出動的五萬軍隊都是其他臣子的兵馬,不是蘇我氏的私兵。
這種強迫性質的要求出兵定然會引得那些貴族們更加不滿意,所以如果此時我們把蘇我氏的軍隊給殲滅,倭國朝中那些反對蘇我氏的人就有了底氣,就會立刻把蘇我氏給推翻,引發強烈的內亂,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機遇了,儲存這些人的實力而削弱蘇我氏的實力,使得雙方再度爭奪最高權力,引發內亂。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大可以直取倭國國都,按照清水志的說法,第一次出兵的時候倭國就已經有了不少投降的看法,被蘇我蝦夷壓制住了,現在蘇我入鹿也戰敗了,軍隊毀於一旦,以我們強大的實力逼迫倭國投降並不是難事,相反還極有可能成功,所以殲滅蘇我氏就是最主要的戰略,使倭國內部在大敵當前之際還處於內亂之中。
倭國的內亂,就是我們的大好時機啊!
而且我軍人數少,若要強行佔據倭國似乎比較困難,所以就需要那些倭國的投降軍組成一些臨時的治安隊協助大唐軍隊維持治安,直到大唐有了充分的軍力之後再將這些治安隊解散,成為民戶,這是最好的安排。
秦瓊聽的連連點頭,頓了頓,看了看蘇寧,像是下定了決定一樣,低聲道道:“三明啊,你越來越成熟了,處理事情的手法也非常老道,老夫相信很多大臣在這方面也不是你的對手,你的能力如此之強,肯定會得到陛下重用,你又是皇族,又是太子伴讀,太子好友,陛下想將你留給太子大用的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不過你要記住,在這些時候,你適當的犯一些錯誤也是有必要的,你的爵位已經到了一等侯的地步,此番隨老夫立下那麼大的功勞,若是不加官進爵實在是說不通,但是你的官位已經到了從三品,爵位是一等侯爵,在往上那可就真的是封無可封了,你還年輕,你才二十二歲,你還要輔助太子,那個時候,你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會更多。
你一直不犯錯誤,陛下沒有理由壓制你的功勞,讓你有更多的時間發展,陛下一直對你如此苛刻,也是對你的愛護,不希望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沒有了上升的道路,那個時候,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你要麼就急流勇退,離開朝廷,要麼,就只有被殺這一條路,功高震主者,歷來沒有好下場,我等老傢伙們年紀大了,這無所謂立下再大功勞也沒事。
可你不一樣,你那麼年輕,就算是皇族,就算是太子好友,那又如何?蘭陵王不是皇族?照樣被逼自殺,你若是不想走這條道路,適當的犯些錯誤,對你沒有壞處,你一直都沒有犯錯誤,做什麼事情基本上都可以成功,陛下固然喜愛你這樣的臣子,但是難免不讓別人妒忌,難免不讓帝王擔憂,涉及到皇位傳承的事情,沒有皇帝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