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項庭真嘆了一口氣,“我何嘗不是這麼想?我原還想著自個兒把此事攬過去,可娘自己卻又答應下來了。”
沈氏扶著女兒的手臂往前走,慢慢道:“我本想一口回絕了,心裡沒法忘記你爹說的那句,讓我從此不要過問府裡的事。可是不知怎的,事到臨頭,看他有求於我,竟還是沒法狠下心來。說到底,他還能在這個時候想到我,終究還是離不了我,他待我的心再淡,我在這府裡的地位還是無可替代的,他若能明白這點,已是足夠。”
第五十一章 安胎(二)
項庭真放緩了腳步,好讓母親不必太累,“在女兒看來,娘心裡還是看重爹爹,所以不想拂了爹爹的心意。”
沈氏淡淡一笑,“權當是可憐阮氏遠嫁京城,沒有孃家人在這邊照應,身子骨這般弱,若是不能好好調理過來,怕也是難撐到生產之時。”
鄭媽媽道:“話雖如此,怕是不能掉以輕心。”
項庭真深以為然:“咱們有前車之鑑,必定要事事小心。打從今日起,大嫂的一應飲食起居,女兒都會替母親仔細用神,必不會再讓那起小人有可乘之機!”
把母親送回長春院後,項庭真方返至恰芳院。她才進屋門,迎面而來一股撲鼻芬芳,待小丫鬟把琉璃珠簾子掀開後,她才看到項庭沛正站在梅花式洋漆小几前,一手捧著新開的玉簪花,元香一邊取了白玉花瓶來,看到主子回來了,忙笑道:“姑娘回來得正好,前院的玉簪全開了,大姑娘摘了好些過來,用這玉瓶供上倒是極好的。”
項庭真向來最喜玉簪,每年玉簪花期都要到前院去賞花。此時她的目光落在項庭沛手裡的花朵上,只見花苞嬌瑩如玉,花色素嫩,碧葉瑩潤,直如少女髮髻上的白玉玲瓏簪,清秀挺拔,秀麗悅目。
項庭沛微笑道:“我聽他們提起妹妹喜歡玉簪花,一心想著讓妹妹看到開得正盛的花朵,摘下來後才後悔了,原該讓那花仍舊長在那裡,才不失了生氣。可是錯便是錯了,這幾朵玉簪便好生給供養在妹妹房裡,倒也不會辜負了這花開嫣然。”
項庭真輕輕點了點頭,當著項庭沛的面,也沒有責問元香何故未經允許便由旁人進了屋裡,只道:“姐姐總是來得突然,心意雖是好的,卻讓妹妹措手不及。”
項庭沛一邊把玉簪插進白玉花瓶裡,一邊道:“原是姐姐的不是,只因心太殷切,生怕有所錯過,便也不再猶豫。不曾想在妹妹這裡,許是唐突了,妹妹切勿見怪。”
項庭真神色微微緩和了下來,“近日事忙,妹妹難免多生思慮,姐姐不要多心。”
項庭沛接過元香手中的小銀壺,小心翼翼地往花瓶裡倒水:“便是知道妹妹事忙,怕是無暇欣賞花景,姐姐才一時急切,巴巴地把花送來。待妹妹來日得空了,咱們再一起到花院裡賞花。”
項庭真唇角方泛起一絲笑意:“姐姐若有雅興,妹妹自是樂意奉陪。”
姐妹二人相視一笑,正想說什麼,門外凌媽媽便來通傳,說是大爺的文祺院裡來了人,卻是大奶奶阮玉瑤房裡的大丫鬟雪青。
項庭真忙讓凌媽媽把人請了進來,雪青行過禮後便道:“三姑娘,平日裡這個時候大奶奶都會進食,今日奴婢原想按著往日的例替大奶奶備膳,大爺只命奴婢先來問明太太和三姑娘,該如何給大奶奶備膳方為妥當。奴婢才剛去過長春院,太太已經歇下了,鄭媽媽便讓奴婢前來問姑娘。”
項庭真問道:“平日裡大奶奶最常吃的是什麼?”
雪青掰著指頭如數家珍:“紅棗薏米湯、枸杞黨參燉蛋、碧粳粥……”不待她說完,項庭沛便打斷了她道:“且慢,你是說大奶奶最常吃的是薏米和枸杞?”
雪青點頭稱是。
項庭沛連忙道:“此二樣萬萬不能再給大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