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霍光特別注意到了漢武帝封賞自己是說出的那幾句話。那些話就是將霍光的功績一一道出,當初霍光被封為諸曹侍中的時候,漢武帝在旨意中並沒有說為什麼封霍光為諸曹侍中,也就是說那一次封賞的並不是霍光進獻馬鐙的功勞。

這樣的事也發生在霍光任長安令時,那時候漢武帝依舊不是因功授予的霍光官職。但是這一次封君,漢武帝從漠北之戰,一直說到開放夜市,將霍光所有的功勞都全部囊括其中了,也就是說朝廷已經不欠霍光這個安陽君什麼了,該賞的也都已經賞賜了!

漢武帝為什麼要從漠北之戰說起走?霍光覺得這個問題很值得推敲,因為按慣例朝廷的封賞慣例,那是一次功勞對應一次封賞,或許會出現因為時間間隔不久,前一次封賞還沒下來,而又有功勞應予封賞的事,但這種累功最多也就兩次,而且間隔不會太久。不可能像霍光這樣時間跨度長達兩年。

這個問題霍光是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就在這時門外突然響起了甄有財的聲音:“大人,宮裡來人了。”

宮裡來人了,自然是漢武帝派來的。霍光又不明白了,剛才自己在朝堂上,有什麼話漢武帝不那時候說,非要等到自己回縣衙再派人來傳旨?如果說是漢武帝有什麼話不好當面對霍光說,或者不好在朝堂上當眾說,這種可能性是基本沒有的。因為如果真是這樣,漢武帝同樣不會派人來縣衙傳旨,而是應該單獨面見霍光。

“奉陛下之命前來傳旨,安陽君可在?”宮中內侍走入縣衙就高聲喊道,他這一喊可讓縣衙眾人都大感疑惑,因為縣衙眾人都還不知道安陽君是誰?

“本君在此,大人請傳旨吧!”霍光走到內侍面前,這個時期不用像後世那麼還需要擺香案大禮接旨,只用聽著內侍宣讀,或者將詔書接下就可以了。

“君上,這是陛下的策書,請君上過目。”內侍恭敬的將手中一冊竹簡遞給霍光,這是給霍光看的,就不用單獨宣讀了。而這內侍說這是策書,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

在西漢的儀則中有明確規定,皇帝的命令有四種。一種叫策書,意思是皇帝驅策臣子頒佈的命令,通常用作皇帝對臣子傳達一些簡單命令,或者曉諭一些事情。另一種叫制書,是頒佈重要法制命令的文書,這就是非常正式的一類,通常出現的不多。還有一種就是詔書,這也是相當正式的一類文書,通常這類文書的內容是要全天下臣民知曉的,比如冊立儲君,大赦天下,或者誅殺叛亂這類文。最後一種叫做誡書,是皇帝傳戒有過郡守或邊疆大將用的文書。

霍光接過漢武帝用竹簡刻劃的策書,這個時候縣衙裡的其他人也明白了霍光就是安陽君,也多少猜到這事恐怕就發生在先前霍光被傳召入宮的時候。

內侍送完策書後便離開了,霍光自然不會當眾開啟漢武帝的策書。而是返回屋內獨自檢視,不過在離開之前,霍光看著縣衙諸人一臉疑惑的樣子,還是笑著說了句:“剛才去宣室殿,陛下封了我為安陽君。”

霍光說完之後便轉身離開,過了片刻之後才聽到身後傳來許多恭賀的聲音:“恭賀大人。”

而後這個訊息很快便傳遍了縣衙,不過普通人可沒那麼敏銳的政治洞察力,不明白安陽君這個封號的意義。雖然君這個爵位在朝中並不多見,不過普通人都知道這個爵位還是比不上侯的,所以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意外。

其實一開始連霍光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因為以霍光的背景,即便被封侯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震動,看看衛青三子都被封列侯就知道了。只有少數人能洞察到這個封號中‘安陽’二字的非凡意義。

霍光開啟竹簡,從頭細讀之後發現,其實這其中的內容也不全是漢武帝給霍光的。其中提到漢武帝賞賜了宣平裡的一處府邸給霍光,作為他在長安的府邸。而另一半內容其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