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
李靜忠只覺得一盆涼水兜頭澆下,可就在這時候,武惠妃又說出了一句話:“當初王忠嗣被皇甫惟明中傷,在旅舍待罪,結果有人射箭入旅舍,說是不如請忠王調停。這件事一度讓陛下大為震怒,鬧得沸沸揚揚,王忠嗣和皇甫惟明全都因此左遷,就連我也一度遭了疑忌。回頭想想,忠王反倒顯得無辜得緊,可若真的他如此無辜,緣何字條上偏偏有他?總而言之,你給我去好好看著忠王,異日事成,我許你內常侍之職!”
等到三言兩語吩咐完,又把李靜忠遣退了,武惠妃方才長長吁了一口氣。這一次雖是折了一個武溫昚,可對於她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可彌補的實際損失,可李隆基的言行舉止卻讓她不由得心寒。就算她真的成功了,就算壽王真的成了太子入主東宮,就真的不會重蹈如今太子李鴻的覆轍?
天子薄情,她已經看透了!信安王李禕這次看似是因為武溫昚而下臺的,可實際上卻是因為身為宗室卻多年掌兵之故。沒見李禕如今尚還在朔方靈州等待新任節度使上任交接,而他心腹的幾個大將已經被調到了天南地北?
第822章 文武歸心
兼知朔方河東二節度的信安王李禕,竟被罷官貶斥衢州刺史?而且,李林甫舉薦了他杜士儀前往接任朔方節度使?
當星夜兼程的信使從東都感到鄯州都督府,呈上了固安公主口授大意,張興執筆的這麼一封信時,杜士儀著實意外於這一天翻地覆的鉅變。
他很清楚,倘若不是韋濟有感於他當初對宇文融的援手,斷然不會把這樣的安排和盤托出,而早一日得知這樣的訊息,他就能早一日有所準備。可不管如何,對於李林甫利用事機以及揣摩上意的本事,他不由得心生寒意。
他不是沒有想過早些把李林甫扳倒,可最初沒有恩怨,而且找不到入手點,等有了恩怨之後,他方真正見識了李林甫的手段。此人官職自始至終在他之上,靈巧善媚長袖善舞,天子寵信,惠妃為援,中官們交好,幾乎很少露出破綻,就連吏部當初一度出現那種紕漏,天子依舊信李林甫不疑。他離京時還提點過張九齡,可李林甫如今反而有更得聖心的兆頭。不得不說,這樣一個至死方才給人找到可趁之機的一代權相,和從前他的那些對手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
杜士儀反反覆覆看了兩遍信,最終方才將其丟到火盆中,眼看其燒成了灰燼,繼而就吩咐道:“來人,去臨洮軍中請王將軍來見我。”
大約半個時辰後,王忠嗣便趕了過來。如今儘管是寒冬,但軍中操練並不曾懈怠,尤其那些剛剛編入卒伍不久的新軍,王忠嗣更是和南霽雲輪流親自督練,下了不知道多少死力氣。因而,進屋之際,王忠嗣的頭上熱氣蒸騰,身上大氅解開一扔上前見禮之後便問道:“大帥找我。”
杜士儀示意王忠嗣先坐下,這才直言不諱地開口說道:“忠嗣,你心裡有個預備,我在隴右是否能呆過這個新年,還未必可知。”
“什麼!”王忠嗣剛剛坐下,此刻就不由得霍然站起身來,“莫非是朝中也有人進讒言,對大帥不利?”
王忠嗣自己就曾因為一堆子虛烏有的罪名而在京城惶恐待罪,那種滋味他這輩子再也不想品嚐了,此刻自然而然生出了同仇敵愾之心。他本勇武大將,此刻這鬚髮衝冠勃然大怒的樣子,足以讓膽小的人後退,而杜士儀見狀不禁心中感動,當即站起身走到他面前。
“我的話還沒說完,你的斷言也太早了些。別激動,被進讒言遭了貶斥的不是我,是朔方河東節度使,信安王李禕。”
此話一出,王忠嗣頓時愣住了。他能夠有今天,一是當年在雲州旗開得勝,人生中第一場勝仗給他帶來了信心以及天子的信賴;二是而後被蕭嵩指名要到了河西,征戰連場,而那時候的信安王李禕,也對他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