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洋務實業,卓有成效,海內海外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粵漢鐵路廢約一事,非老大人出面,不足以說服朝廷而制懾洋人,自辦一事又非老大人做主,不足以昭信於三省紳民,所以晚生特來拜謁老大人,並不去找瞿部堂和岑制臺。”
這幾句話說得張之洞很舒服。前些年他在兩廣、湖廣任上業績輝煌,世上廣為稱譽,但無論如何,都不把他置於第一的位置。因為那時李鴻章還在。李以平長毛、平捻子的蓋世聲望,大力興辦洋務,為督撫之馬首,出外代表朝廷,持節周遊列國,各國元首莫不奉為上賓。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在世,張之洞處於其下,他也無可奈何。三年前,李鴻章死了,張之洞自以為穩坐第一把交椅了,其實這把椅子坐得並不穩當。他常聽人說袁世凱是獨步天下的一世之雄。袁不但實績顯赫,且有一支俯首聽命的虎旅雄師。這個比他小二十多歲,連個秀才也沒考中,僅憑几場武功而暴富暴貴的晚輩,張之洞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可居然有不少人把袁置於他之上,張之洞怎能不氣!海外這些留學生竟然能有公允的評價,古稀之年的張之洞頗有點遇到知音之感。他將藥汁一飲而盡,平素難以下嚥的苦藥,此時彷彿也不苦了。他淡淡地笑了一下,說:“關於粵漢鐵路一事,老夫聽到一些,所知不詳,你先說說大概吧!”
“老大人,我的那篇發表在近日《新民叢報》上的《粵漢鐵路議》,您看過嗎?”楊度試探著問。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引起這位不同凡庸的大官僚的注意。
“你的大作,我看了下題目。文章那樣長,字又印得小,老夫年老體衰,眼力不濟,如何啃得下?你不妨就此把你的《粵漢鐵路議》在老夫面前議一議。”
“是。”楊度心裡略有點失望,轉而一想,當著他的面議議更好,於是說,“老大人,首先我要向您察報的是,粵漢鐵路合約一事完全是一場騙局。它打著興辦鐵路利國利民的旗號,實際上以出賣國家利益來為自己謀取鉅款,盛大臣、伍侍郎都從中得到了巨大的賄賂。”
“這事老夫也有所風聞,你們有根據嗎?”張之洞為官,辦事雖揮霍浪費,好大喜功,但他自己卻不貪汙中飽,就個人操守來說還是比較廉潔的。
“有!”楊度毫不含糊地答道,“留美學生王寵惠、張又巡做了大量調查、確鑿證明伍廷芳接受美華合興公司三十萬美金的賄賂,盛宣懷多年來每月接受該公司三千美金的補貼,事實上還不只這些,因為他們在合同中出賣國家利益太驚人了,使人們有理由懷疑他們還得到了更大的好處。”
“關於出賣國家利益的事,你再具體說說。”早年做過御史的張之洞對此極有興趣。
“我只挑主要的說兩點。”不知不覺之間,楊度已把“晚生”換成了“我”,在自我意識中,他已覺得與這位湖廣總督平行了。“第一點,我們經過切實的核查,知道修一里鐵路只須一萬兩銀子。粵漢鐵路共長一千四百七十里,即使加上萍鄉支路二十二里、嶽州支路八里、湘潭支路三里、避車旁路二十六里在內,也只有一千五百二十九里,共需銀子一千五百餘萬兩,拆合美金剛好一千萬元。而現在美公司提出需美金四千萬元,伍廷芳、盛宣懷也同意了。僅此一項就多收了三千萬美元,合四千五百萬兩白銀,修一條路花了四條路的錢。第二點,合同上寫明借款四千萬,以九折實兌,也就是說實際上只給三千六百萬元,那四百萬元就落人了美公司韻腰包。如果不從美公司裡分得好處,他們會同意嗎?”
“豈有此理!”張之洞憤怒起來,“如此說來,伍、盛兩人真是賣國賊了。合約是要廢,不然,錢被洋人騙了,還要說我們中國無人。”
“老大人明鑑,正是這個道理。”楊度趕緊答話,他要藉此將張之洞這句重要的話肯定下來。
“你是在東洋學法律的,洋人講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