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而這兩點所導致的,就是平民對貴族的敵意。至於反過來,貴族對平民能有什麼敵意?後者根本無法進入前者的眼界。
因此,緩和平民與貴族兩者間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設法減少平民心中的怨氣。
而何之榮所提出的那招給予平民或有可能成為貴族的希望,著實是一條非常高明,但也非常狠辣的策略。
要知道,絕大多數的人只有在萬分絕望的情況下才會鋌而走險,只要給予他們一些希望,就能很好地駕馭他們,引導他們。
朝廷的科舉,不就是給寒門與貧戶子弟開了一扇通往仕途的方便之門麼?注:寒門並非指平民,泛指小康家庭,一般能弄到書籍,也讀得起私塾。而貧戶子弟,指的就是類似“鑿壁偷光”成語中匡衡這樣窮苦人家的孩子。一般平民介於寒門與貧戶之間,但都屬於平民。
不可否認,事實上魏國朝廷早已在逐步提高平民的地位,比如兩三年一回的科試,在鄉試時何止數萬人,可是鄉試刷掉一部分、郡試再刷掉一部分,以至於到了會試,趙弘潤當年監考會試時,就只有兩千六百餘人,而這些人中,絕大多數仍然會被刷下來,最終只留下寥寥一兩百人,有機會步入仕途。
這是何等懸殊的比例。
然而,卻沒有一個寒門與平民子弟對此報以不滿,爭先恐後湧向科試,為何?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能晉升為朝廷官員、躋身於上流社會的希望。
因為在沒有科舉的時候,仕官是需要舉薦的,而舉薦人是哪些人?貴族、望族、鄉紳,這些人幾乎只會推舉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寒門子弟與平民子弟幾乎沒有什麼機會,除非是用拜師、婚娶的方式,與那些人搭上關係,否則仕途對於他們而言難如上青天。
正是這種舉薦制的當官方式,曾讓一些想入仕途卻無門路的飽學之才,喝醉酒閒著沒事就罵朝廷,用詆譭朝廷來宣洩心中的不滿。
而如今的科試,只是給了他們一些希望,卻牢牢地抓住了這類人群的心。
正因為如此,趙弘潤才暗道何之榮那招,是非常高明,但也非常狠辣的一招。
這個人,果真有見地!
僅僅只是一句話,趙弘潤便感覺眼前這位何驛長,著實是一位頗有遠見的人才,實在想不通這樣的人才為何會屢次被科試刷下來。
不過仔細想想,鄉試、郡試、會試那些考題,都是刻板教條式的,有才識的人被刷下來,這也並不奇怪。
說句不客氣的,哪怕讓在外獲得了兩場戰役的大捷、在內又將冶造局擴大到如此規模的肅王弘潤,讓他去參加科舉看看,說不定連第一輪的鄉試都過不了。
畢竟考題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寥寥幾道題,並不足以以偏概全,證明一個人是否有學問、有本事。
然而,就在趙弘潤見獵心喜,準備與何之榮深入探討一番時,他忽然聽到屋子外傳來啪嗒一聲輕響。
何之榮舉著棋子正要落子,而趙弘潤端著茶杯正在喝茶,兩人不約而同地望了一眼窗戶,只可惜那扇窗戶用窗戶紙糊住了,根本瞧不見外面究竟是何情況。
“真是好大的膽子。”
何之榮搖了搖頭,面有憤色。
要知道,在魏國朝廷律法中,襲擊設在野外的驛站,這與襲擊縣令府衙的罪行是一樣的,妥妥的充軍二十年,要麼去成皋關或汾陘塞等地增築城牆,要麼就到上黨郡去鋪設官道。
因此一般來說,哪怕是以搶掠為生的強盜,都會有意避開驛站,因為若是他們搶掠了某個有錢的人家,不一定會惹來追兵,但若是襲擊了驛站,那地方縣勢必會派出圍剿的軍隊,甚至於當本縣實力不足時,可向周邊郡縣求助,或者直接請朝廷派兵。
由此可見驛站的地位。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