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真是奇事一樁。

見到劉光遷還不甘心的道:“就算王爺想依律法辦下官,也需經過三司分審之後,由聖上親自下旨方可行刑。下官乃朝廷一方大吏,豈能任由王爺私下行刑呢?王爺就不怕,事情傳到朝廷之上,讓朝廷的諸位大臣心寒嗎?”

對於這話趙孝錫輕笑道:“說到底,看來劉大人還是知道自己所犯的罪有多大。你是不是覺得,把你押解進京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你逃過此劫。最後再來個發配流放,讓你繼續享受著安養天年的美夢。告訴你,落到本王手裡,你就休想逃過此劫。

不過,劉大人大可放心,我會讓你留著一口氣上京的。讓你親眼看到,你是如何被聖上判令斬立決。至於你覺得,那些得了你好處的朝官會站出來替你說話。本王告訴你,誰敢替你出頭,本王就叫他人頭落地。”

如此斬釘截鐵的話丟下,徹底令劉光遷失去了最後一絲僥倖心理。等到趙孝錫命禁軍,將其嚴加看管,同時提審這位知州的心腹,查抄其多年所積存的髒款。

而面對同樣驚恐失色的其餘官員,趙孝錫只說了一句‘主動交待所犯罪行,交出所貪髒款,可酌情向聖上赦免死罪’。這些平日忠誠劉光遷的官員,立刻將江南窩案的罪名,全部推加於這位上司頭上。

甚至不少官員,還口口聲聲說被其脅迫才犯下大錯,看的趙孝錫又是倍覺噁心。命令禁軍,直接將其帶到下面,分開讓其供寫罪證,視其交待的情節再酌情處理。

第二卷 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

幫派文化歷朝歷代皆有,如今的大宋朝同樣存在,這些大多由貧苦百姓抱團而形成的利益集團。只是相比底層的幫派成員,真正能享受到組建幫派利益的,永遠是站在頂峰的那些人。他們藉著扶貧濟困互幫互助的名頭,實則挾眾自威獲得利益跟地位。

做為兩浙商貿最為繁華的城市,杭城之中同樣存在兩個很有名的幫派,它就是依託船工跟碼頭苦力聚集在一起的漕幫,名氣也僅限於江南諸地,沒有後世那般名氣響亮。但漕幫弟子成千上萬,則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人裡面,有為了獲得工作跟利益分配加入的安份百姓,也有充當爭搶地盤跟工作的亡命之徒。在劉光遷的有意庇護之下,這個人數眾多的漕幫幾乎壟斷了兩浙各大碼頭的行船搬運工作,也更令其在普通民眾的心目當中聲名高漲。

相比漕幫的人數眾多卻沒多少凝聚力,在杭城之中還存在一個。跟漕幫有著密切關聯的鹽幫,資歷則更為古老,實力組織也更為龐大雄厚。可以說,歷朝歷代做這官府禁止私人銷售的食鹽,很大一部分都由這些人所掌控。

他們除了勢力盤根錯節之外,還有著官府不容忽視的力量,那就是掌握著諸多的製鹽工。若是官府有威逼到他們利益極限時,這些人就會做出減產或提高鹽價的手段,擾亂國家正常的鹽售秩序,以此逼迫官府對他們進行讓步。

這個由鹽商把持的幫派,人數若加上沿海各地他們所控制的鹽工,那漕幫根本不夠看。除此之外,他們幾乎都擁有萬貫家財,在官府中的耳目同樣眾多。若看到時機不對之時,這些人又會迅速的收起觸角,等待著崛起復興的機會。

有資金有人脈還有一套嚴密的組織架構,要想徹底剷除只怕不是易事。而且為了不讓食鹽這種官府特售的東西出現問題,官府大多都不會過於壓迫這些人,以此達成和平共處的原則。這也造成了江南鹽幫尾大不除惡性難改的情況,出現貪腐案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

若說擔心駐軍江南各州府的官兵做亂,趙孝錫則更擔心這些鹽商,搞出影響鹽市導致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