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戰爭能夠完成,而勢必是曠日持久的大戰役,由於會寧方面已被切斷,則東征大軍的後勤便需倚仗燕雲,燕雲一旦有失,金軍便會成為漢部東北、中原兩大軍事板塊中的夾心餅,到時候折彥衝也不需要急於求勝,只要反攻為守,堅壁清野穩穩守住戰線,便能將燕雲的東征大軍活活拖死。
跟著,宗翰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如果真要增援,那我們的大軍該從哪條路出才合適?”
從燕雲援救東北,可以走兩條路:第一條是走遼西走廊,直撲遼口圍魏救趙、以攻為援;第二條則是逆著當年金軍攻打燕雲的中京道舊路回援。比較這兩條道路,前者(遼西走廊)地勢狹隘,易守難攻,漢部此時已經佔據了走廊的一邊,又有水師為援,只需投入一支偏師便足以拖住金軍的腳步,金軍若是在這裡投入太多的兵力反而會施展不開;至於後者(中京道舊路)路口較多,但路途又相對較遠,而且對遼陽、遼口威脅性較小,金軍主力若走這條路不但會讓行軍線拖得太長,而且很可能會貽誤兵機。
宗翰提出的這些顧慮撻懶雖能理解,畢竟千里赴援、疲於奔命乃是兵家大忌,這一點他也懂得,但他仍然道:“就算如此,難道我們就什麼也不做,任由會寧淪陷麼?”
“當然不是。”宗翰道:“其實現在的形勢雖然危急,但也未必沒有轉機。”
宗弼沉吟道:“第一個轉機,就是我們雙方已經放下成見,重新走到了一起。粘罕哥,是這樣吧?”
宗翰哈哈一笑道:“不錯!”
宗弼又道:“至於第二個轉機……眼下折彥衝雖得了遼陽府,但我們女真戰士死在黃龍府以南的人數並不多,而且冬天已經到了,天氣也將越來越冷,對吧?”
宗翰大喜,笑道:“小六大有長進!不錯!我們女真人用兵,從來是來去如風,而不像漢人那樣嚴防死守。人死了活不過來,地方丟了卻還能搶回來。這次雖然丟了遼河,也失去了許多兵馬,但那些叛變的大多是契丹、渤海,本部兵馬既沒有大丟,會寧那邊便有力氣再打下去。折彥衝在遼陽一帶雖然打得順利,但我敢說他到了黃龍府以後便要開始碰釘子了!”( )
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
宗弼聽宗翰誇他有長進,臉上卻沒露出高興的神色,他早不是當年的少年兒郎了,在他心目中也只對死去的老爹阿骨打和四哥宗望比較服膺,至於宗翰,宗弼並不覺得對方比自己強多少,只是宗翰畢竟年長勳高,所以這次才同意讓他來指揮整場戰役。但這時他也不去作無聊的意氣之爭,既然和宗翰所見略同,便不和他作口舌上的違拗,點了點頭,說道:“都元帥所言甚是。”
東北告急後,吳乞買為求燕雲援軍來,在徵得病重中的斜也的同意後,分別給宗翰、宗輔升了半級,以宗翰為都元帥,宗輔為左副元帥,但東路軍、西路軍向有心病,叫宗翰作都元帥宗弼這還是第一次,所以宗翰聽了甚喜。卻不知宗弼方才叫他粘罕哥,那是為了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這次又叫都元帥,卻微有“我乃敬你爵高非服你謀勝”之意。
不過在這個金軍上下都被折彥衝驟起的威風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宗翰、宗輔、宗弼、撻懶等人還是儘量靠攏,希望藉此度過危機。
撻懶聽宗翰、宗弼這般一問一答,對他們的意思便了然於胸,知道他們終究是拋不下燕雲,寧可拿會寧老家出來冒險了。東路軍和西路軍的腦一達成共識,那在大方略上他便難以改變了,但他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吳乞買身上,所以還是得爭一爭,說道:“如今我們雖已內外一心,會寧那邊也有一戰之力,但我們也不能完全不援會寧。”
宗翰道:“當然不能完全不管,但也不能從這裡千里迢迢調兵過去。我的意思,是請叔叔你到大定府整頓兵馬,與黃龍府相呼應,同時告知按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