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覺得甚是深意。
果然,蕭宏鋮看著他,柔聲道:“連你都知道上羞朝廷寄,下愧閭里民。朕貴為一國之君,又豈會置黎民百姓於水火而不顧?十三則朕看了,甚好,你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劉昌敏主力推薦你,連厲崑崙也為你保薦,那抗旱十三則,諸多細節,用到你之處甚多。”他頓了頓,道:“朕再捨不得你出宮,國事當前,也無可奈何。墨存,早點養好身子,早點,幫朕吧。”
南方大旱尚未緩解,一連三月,天上無雨,田地裡顆粒無收,七州三十八縣二十萬民眾頃刻間就要逃荒成為饑民。逢此國難,丞相劉昌敏自是率領門生故吏,六部官員,忙了個腳不沾地,人仰馬翻。雖忙卻不亂,難得的是皇帝陛下此番格外配合,令與之打了多年交道的劉昌敏,頗有些感到不習慣。
劉老丞相兩朝重臣,作了皇帝十三年帝師,親眼瞧著一個少年太子如何一步步登上現在這樣的權力高峰。他與皇帝有師生之情,兼之輔助之恩,私下君臣情誼甚深,可政見卻經常相左。劉昌敏原本以為按自己對皇帝陛下的瞭解,說服他遷出“尚書處”,名正言順地採納“尚書處”擬定的《抗旱十三則》,至少要磨三天以上的嘴皮子,他甚至暗作準備,想著時候一到,什麼群逼苦諫、耍賴要挾等等不得已的手段都得將使出來。劉昌敏雖為清流知識分子領袖,卻生性狡黠,平生最好與人鬥,自覺其樂無窮,一想到有機會讓蕭宏鋮那張廣納諫言、求賢若渴的英明帝王臉,變成不得不咬牙同意,頒發聖旨的模樣,他就覺著樂趣盎然,莫名興奮,在家中著手摩拳擦掌了好半會。
哪知劉丞相這種惡趣味只享受不到一天,頭天覲見將此提議奉上時,皇帝明明氣得臉色緊繃,第二天去的時候,皇帝已然換上一副賢德君主的模樣,不僅痛痛快快答應讓“尚書處”併入六部之外,還刷刷下旨,將“尚書處”有品階官員七名,無品階官員十五名,原封不動地歸入文官行列,秩俸不變。接著又難得說了重話,力排呂太尉一派的異議,將“尚書處”擬定的《抗旱十三則》標為國策,命丞相劉昌敏督促各州縣官員立下軍令狀,將一應免賦免稅、賑災籌糧、醫藥防疫、災民安置等歸令個人負責,確保各級官員分工明確,迅速反饋底下災情,作一個高度集中化的處理。
更令劉昌敏想不到的是,一向不信怪力神的皇帝蕭宏鋮,此次居然第一時間頒發“罪己詔”,詔告天下,稱南方三月無雨,“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準”。不一日,又令欽天監擇黃道吉日,親赴京郊太白山設壇拜祭龍神,封龍神為王,修醮禳之,以求降雨。
這裡京師各衙門鬧哄哄忙作一團,皆為著這抗旱之事調錢調糧;那裡南邊州縣已經有快馬來報,出現饑民逃荒,集體搶開縣城糧倉的暴亂。整個天啟朝算是遇到百年難得的困境,然而哀兵必勝,此時北部邊關,將士們反倒鬥志昂揚,士氣高漲,一連打退了克什日晏三次趁亂進攻。還好幾月前即採納蕭墨存植谷戎邊、開關貿易的建議,此時開始逐見成效,秋收第一批糧食和用鹽鐵與牧民易牛羊毛織物奶製品,駐軍自給自足已實現不少,著實為後方朝廷,減輕了相當負擔。訊息傳到京師,總算是讓皇帝連日烏雲環繞的眉頭,稍微舒展開了些來。
儘管時事如此紛亂多變,然而日子還是要過,京師達官貴人的笙歌夜宴還是要照常辦起,樂坊勾欄關閉不少,卻也仍舊有些生意,每晚永定河畔,燈籠高掛,依舊是鶯聲燕語,熱鬧非凡。有人有熱鬧的地方必定滋生流言,流言對京師的貴族們來說,早已成為衣裳上精美的刺繡中,單單挑金線繡的花蕊;食物中精心烹調的味道里,提別題的那股滋味。
這幾天京師最大的一則留言蜚語,莫過於晉陽公子蕭墨存恃寵而驕,得罪聖上,以至失寵,最後黯然出宮的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