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布衝近,所以等到呂布等人衝到約五十步才下令放箭。
呂布帶的人都是步行,而且還是步行的騎兵,比步兵都不如。就這麼以血肉之軀想在箭雨裡硬衝五十步是不可能的。於是,這些人轉身就跑。呂布自己有赤兔馬,足以衝到蔡軍陣前。但呂布知道蔡軍這邊有一員武將足以與自己匹敵。就算自己衝到陣前,也無濟於事。因此,見到手下逃跑,呂布也跟著跑了。跑開一箭之地,再一檢查,剩了一百多人。裡面還有幾十個人帶著箭傷。呂布自己倒是無傷,但赤兔馬卻中了一箭。
呂布再次調頭南下尋路去了。這時,負責拔營的那一千士兵過來了。蔡琰又安排再次安營紮寨。漢水對岸的山峰比較陡峭,這邊的山坡則相對平緩。這種相對平緩的山坡,馬匹難行,但人卻可以上去。很難說呂布的人會不會上去。因此,這一次的紮寨跟以往不同。以往紮寨是將住宿之地圈起來。而這次則主要是要形成一道防線。因此,柵欄便沿著山坡一直伸了上去,直到一個埡口。在埡口這兒,蔡琰還吩咐要架設一座箭塔。
……
河套的匈奴,這個時候已經是叫做南匈奴。就跟北匈奴一樣。最高的領袖是單于。單于之下,有左、右賢王。左、右賢王通常由單于的子侄或者王族其他子弟擔任。他們就是單于的第一、第二順序的繼續人。真正管事的人,則是再下面的左、右谷蠡王。左、右谷蠡王相當於於左、右丞相或文臣武將。左、右谷蠡王就不分內外了,主要由有才幹的人擔任。所有的國事,實際上都左、右谷蠡王做主。再下面還有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須都侯等等。此時匈奴約有八萬戶,約三十萬人。按戶劃分為匈奴八部。
如果沒有遇上災年,縱然沒有大漢朝的接濟,匈奴倒也還能自給自足。可一旦遇上了災年。生存狀況立刻就變得惡劣起來。如果是大匈奴獨霸草原的時代,遇上災年,匈奴人就會驅兵四出劫掠,將災難轉嫁到異族頭上。可現在匈奴早已衰弱,草原的新霸主鮮卑人甚至反過來縱騎劫掠匈奴人了。所以,匈奴在上郡、郡方附近集結,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想要東進幷州,而是為了抵抗鮮卑族人的掠奪。
光和元年,即178年,匈奴單于呼徵死,羌渠繼位。其子於夫羅被立為左賢王。十八歲之時,被作為人質押往漢朝,在幷州擔任一個小吏。後來,幷州刺史丁原率兵入京,就沒有人好好地控制於夫羅了。
這一年,於夫羅已經二十六歲了。他在幷州晉陽已經呆了八年。八年來,他度日如年,無時無刻不想著重回單于庭,縱馬揚鞭、馳騁大漠。
於夫羅從小就有野心。當他還只有七歲的時候。無意中聽到大匈奴的祖先曾經統治整個大漠時,便在幼小的心靈裡立下了宏偉的誓言:終有一日自己要重現祖先的榮光,再次成為萬里大漠的主宰。八年來,於夫羅不是沒有想過逃回單于庭。逃回去很容易,漢朝對他的管束並不嚴密。可他不能逃也不敢逃。因為他很清楚,逃回單于庭之後大匈奴將只有兩個選擇,或者與大漢朝開戰,或者把他的首級砍下來送回,給大漢朝賠罪。事情一拖,就到了189年。
而在匈奴的內部,由於於夫羅長期在外,時間一長,家裡人倒還記得,一般平民就記不得了。大家都只知道單于有個王子叫呼廚泉,擔任右賢王,卻不知道還有個王子叫於夫羅,是左賢王。
……
幷州刺史丁原率兵入京,對幷州的州事還是有所安排的。但是,不久。丁原就被呂布殺了。而且,緊接著董卓就毀去了陝縣的渡口,阻斷了幷州直下京城的道路。幷州將會由來擔任刺史,誰也不知道。
在這種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下,一些人開始為自己打算。他們開啟了解庫,私分了庫銀,然後成鳥獸散。剩下的人害怕上面追究其失職,也紛紛逃離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