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出兵南下擊敗唐朝,重現昔年突厥的強盛光景。
最要緊的是恢復他們昔日的榮光,從新過上真正作威作福的日子。
突厥貴族們贊成的著實不少,他們是各部落的首領或小頭目,說話是有些分量,有些影響力的。
奈何阿史那思摩本人卻猶豫了,沒辦法,現在阿史那思摩是他們事實上的首領,一言九鼎。他要是不點頭,旁人也無可奈何。
突厥各部的長老們無可奈何,本來是打算期待黃河早些結冰,期盼薛延陀大軍及時到來,然後趁機勸說阿史那思摩的。
卻不想在這時候李治和謝逸來了,本來在一幫突厥人的眼中,這是個很好的良機,只要扣住了李治為人質,然後一路南下。
有了籌碼在手,成功的可能性極大,即便是談判,也有討價還價的資本和餘地。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阿史那思摩竟然沒有這麼做,放著眼前的大肥羊而無動於衷,還要設定接風宴來延請一個十三歲的漢家小娃娃。
就因為他是皇帝老兒李世民的兒子,就需要對他點頭哈腰,恭恭敬敬?這是要做什麼?無動於衷,繼續忠於李唐,被他們壓制嗎?
還是想要將羊養的更肥一些?用得著,有這個必要嗎?一眾突厥貴族不理解,自然也不爽快,尤其是被拉來作為陪客,如何能有好臉色?
沒有當場翻臉鬧事那還是看在阿史那思摩的面子上,沒有幾個人對堂堂晉王殿下表現出應有的敬重。即便是敬酒,那眼神完全就是把李治當作一個小孩子看待,至於謝逸,雖然年紀大些,有幾分名聲。
但終究還年輕,而且只是一個小小的長史而已,素來不待見大唐官吏的突厥長老們哪裡會把謝逸放在眼裡?
對這些,不要說是謝逸了,就是年紀還小的李治都清楚地感受到了。
這時預料之中的情況,阿史那思摩本人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這些突厥長老們就不要指望了。
而這些人也正是此番定襄之行的不安全因素,一來是他們會給阿史那思摩施加壓力,形成反作用力。
二來萬一這些人鋌而走險,瞞著或者繞過阿史那思摩做出什麼出閣的事情,該當如何是好?
所以啊,必須不能無動於衷了。
原本還想徐徐圖之的想法此刻看來是不行了。必須要儘快想點辦法,付諸實施才行。
利誘和猜疑不足以搞定對方的時候,那麼只要威逼了,用實力說話是千古不移的硬道理。
當實實在在威力亮出來的時候,才能真正震懾住突厥人,讓他們徹底閉嘴。
謝逸笑道:“王爺。什麼時候有空讓在下與晉王殿下監視一下定襄突厥大軍的威武風采如何?”
當謝逸說出這個提議的時候,在場之人都有些驚訝了,其中就包括阿史那思摩本人。
這是什麼意思?要求看兵馬,是要打探虛實嗎?
這麼做來得及,有意義嗎?阿史那思摩果斷搖頭,當此之時,這不是李治和謝逸的本意。
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目的呢?
一眾突厥貴族並不在乎,反而覺得好笑,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趁此機會向兩個小娃娃展示一下突厥人兵強馬壯,以及赫赫軍威,甚至有人在想,有可能會把兩個小娃娃嚇的尿褲子。
調動兵馬,聲威赫赫的情況下,再去勸說阿史那思摩就容易多了,甚至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他們苦於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想到謝逸卻主動送上門來。當真讓他們意想不到。
這是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別人。
對於阿史那思摩而言。謝逸提出了這樣請求,或者說要求更為合適,他是沒辦法拒絕的,也沒有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