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一樣戰鬥,但戰局已經無法挽回,敵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悍不畏死,而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或者說是被他們所欺騙了。萬分抱歉,我已經下令停止無畏的抵抗,以便讓更多計程車兵能夠保留生命,回家去見他們的親人,這可能是我最後的責任……”

克里斯蒂森將軍手在發抖,電報紙飄然落地,他無力地坐進了沙發,雙手抱住了頭。

米字旗墜落在泗務的戰場,兩個旅,再加上艦船上的人員,一萬三千餘人,全部被殲。放下武器退出戰爭的四千餘名英印軍戰俘,排著隊伍,高舉雙手,一整夜的戰鬥消耗了他們太多的精力,在狂風暴雨的泥濘裡,跌跌撞撞地向遠方走去。

“這是上帝的處罰。”戰後被釋放的麥肯肖中將對獨家專訪的記者低沉地說道:“四二年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究竟是怎樣淪陷的,現在也許可以找到一百條理由,但英國人在遠東的心理幻滅感是最重要的。英國在歷史上和今天都表現出世人公認的英雄主義。但其中最可歌可泣的是保衛英倫祖國的那種獻身精神。拿破崙戰爭時代是這樣,“不列顛空中戰役”時代也是這樣。就是在將來許多年內,只要海峽上空烏雲聚攏,英國人民被迫發出抵抗的吼聲,就依然會煥發出這種英雄主義豪情的。

在遠東,我們並不是被請去的。我們是為了商業利益和殖民利益,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之後打進去的。從三百多年前的東印度公司時代起,遠東的利益就成了英帝國利益的重要部份。我們自以為英國的政治制度很高明,但當地人始終厭惡這些從地球另一面過來的白種人,我在北婆羅洲的土地上,深刻地領會到了這一點。

我們是在七千英里的外國土地上為英格蘭銀行的金庫而戰。當地人對此非常冷漠,甚至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我們自己的部隊也不夠,依靠印度士兵來加強軍事力量,而他們也不想在這塊遠離本國的地方為英國的利益效死。這場戰爭開打之前就註定要輸。即使是雄才大略的蒙哥馬利來指揮,也無非是把時間拖得更長一些罷了,它們並不影響戰爭的結局。

對我來說,生死功名全都無足輕重。但我卻覺得愧疚,對不起那些把鮮血流在異國土地上的英國小夥子,他們有父母兄妹,或許還有妻子兒女……我在幾個月的戰俘生活中,如果說還有所悟,恐怕就是這一點吧。”。。。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一十五章錯誤的戰爭

第一百一十五章錯誤的戰爭

“這是一場錯誤的戰爭。”英國泰晤士報用黑體字作為標題,率先報道了英國在戰後遠東殖民地的最大一場慘敗,“國會的老爺們,你們是否看到了英國士兵埋在異國他鄉的屍骨?是否聽到了七千英里之外搏殺的慘烈之聲?是的,這些老爺們是政治家,花著染滿鮮血的錢沒有心理負擔,對於他們來說,英國士兵每週傷亡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只是在紙面上的一個數字而已。請這些老爺們好好看看倫敦吧,自己的事情可還沒弄好呢……”

是的,正如報紙上所說,二戰的勝利除了使美國得以倖存而外,並沒有給英國人帶來其他什麼。倫敦約有一萬七千家房子,佔全城的四分之一,還是斷壁頓垣。臨時搞了一萬間尼森式活動房子以應燃眉之急,但粥少憎多,只能滿足一小部分的需要。當美國婦女們爭論採用不採用新式樣服裝時,她們的英國姐妹們每年卻只能配給一件長衣,四英兩毛線,兩碼衣料,三分之一條襯裙,四分之一套衣服,五分之一件睡衣。

一九四七年一月開始的嚴冬同樣威脅著英國。連續兩個月內,溫度一直是在零度以下,暴風帶來層層積雪,其量空前,使英國幾乎陷於癱瘓。農業生產下降,低於十九世紀水平。工業生產停頓。電力只在每天上午供應幾個小時。失業人數增至六百萬以上,配給供應比戰時還要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