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氣在,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曹操手下的大將,文臣,如此死心塌地的跟隨他,同他的這種執著是分不開的。

曹操的書信,毛玠沒看,其實曹操在信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把小女兒曹節許配給徹裡吉的兒子為妾室。用意是,挑起徹裡吉對袁氏的不滿。借羌兵,恢復洛陽。

曹操入了西羌,羌王分外禮遇,兩人又結拜為異性兄弟。暫且就住下來。

馬超得到了隴西和冀城兵馬,又逼走了曹操,大軍進入狄道,奪取金城郡。袁軍奪取長安、槐裡、北地、馮翊四郡。關中遂一分為二。不過馬超的勢力並不穩固。楊阜、姜敘等對他陽奉陰違。加上韓遂時時威脅。馬超如坐針氈。急於奪回長安。馬岱不同意,他的意思,要攻打西羌,向曹操報復。兩人也發生了爭執。

馬超這人有個特點,就是剛愎自用。比關羽的功力差一點,也強不到那裡去。他認定的事情從來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馬超見馬岱和自己意見不同,就支開他,讓他去見韓遂。借涼州兵,進犯長安。涼州兵在長安,韓遂也挺害怕的。他可不願意看到馬超此時戰敗。連忙動員了八路兵馬,出涼州,前往冀城同馬超會盟。八路兵馬,分別是:候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加上馬超本部兵合計二十餘萬。

馬超見了韓遂痛哭流涕,心說,老東西你終於是做了回明白人。表面上卻哽咽道:“叔父,我父親死的好慘,你一定要為他報仇啊。”

韓遂心想,不是說打長安嗎,怎麼又改了給父親報仇了。便不解的問:“大侄子,你父親到底是被誰殺死的。”

馬超一口咬定:“是袁兵?”

馬岱在韓遂身後聽的直皺眉,這不是信口雌黃嗎?明明是許褚乾的,我親眼所見,怎麼成袁兵了。

韓遂充分表現出了做義兄應有的憤慨,厲聲道:“賢侄放心,叔父帶了十五萬大軍過來,一定給你家報仇雪恨。”

馬超感激涕零:“多謝多謝。”心想,才***十五萬,報個屁仇啊!怎麼不多帶點來。韓遂才不傻呢,都帶來了,涼州四郡無人防守,被曹操佔去怎麼辦?再說了,他可不是真的想為馬騰報仇。袁軍要是好對付,他就打落水狗,要是不好對付,去你孃的,老子拍屁股走人。馬騰?馬騰是誰?

我接到戰報,一個勁的嘆息,歷史就是歷史,真是半點不由人啊,打來打去,還是打成了這個局面。馬超又和韓遂攪合到一起了。

我和賈詡龐統商量了幾條計策,一方面寫信給楊阜,讓他相機行事。另一方面派郝昭前往陳倉守住城池。在長安城外形成不可逾越的堅實屏障。

長安城新破,張郃等人都在附近掠地,只有郭淮返回幷州。關中集結袁兵八個步兵師,一個弩炮師,一軍騎兵,包括鐵浮屠。總計兵力在三十萬左右。此外洛陽許昌還有大約五十萬兵馬。冀州兵合計八十餘萬。加上幷州兵和四十萬淮南兵總共將近一百五十萬。

為了達到統一北方的目的,我順應歷史的需要,親身前往關中對戰馬超。留徐庶和龐統賈詡藏霸、張南、昌豨、孫觀、彭安守洛陽。益壽亭侯于禁升任軍長。率兵向關中進發。

于禁對這種軍、師、旅、團、營的軍隊體制大為讚賞:“這種部署,即方便指揮,又便於協同作戰。充分發揮了部隊的機動性和獨立性。實在是軍旅制勝的法寶。丞相真是才華過人。”

我心想,當然厲害了,這是五千年戰鬥民族的智慧結晶,能差得了嗎?于禁終究是一代名將,眼光犀利,見地非凡。一上來就指出和西涼兵作戰,不適宜野外交鋒。于禁道:“西涼兵,羌漢雜陳,身形健碩,善使長矛,而且馬速很快。恕末將直言,河北軍除了黑龍騎,鐵浮屠外,在沒有騎兵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