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還沒有寫完,王夫之還以為是什麼公文,因此也沒細看。商毅將紙筆收好,放在一邊,王夫之這才看清,在冊子的第一頁上寫著“步軍手冊”四個字。
商毅見王夫之盯著自己寫的[步軍手冊],也微微一笑,把書抽了出來,放到王夫之面前,道:“這是在下胡亂寫的步軍訓練之法,不過現在尚未完全寫好,到教先生見笑了。”
王夫之也十分驚訝,在這個時代武將大多都是粗鄙之人,不識字的到佔了一多半,而夠識字看懂公文就以經非常不錯了,而商毅說得雖然客氣,說是寫步軍訓練之法,但應該是一本類似於[紀效新書]之類的兵書。這是隻有少數名垂千古的名將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以商毅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居然也就開始立書著作。因此王夫之一下子也對商毅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第七十八章 衡州府
到了第二天,商家軍拔營起寨,繼續出發,王夫之主僕三人也隨軍同行。
人馬出發了一個時辰之後,到達了衡州城下,雖然在衡州城外看不到一個賊兵,不過從城外曠野中尚未清理走的屍體,以經乾透的血跡,以及散落的刀槍盔甲的殘骸來看,來這裡確實經過了激烈的戰鬥。
守城的明軍問明瞭情況之後,立刻開啟城門,放商家軍進城,衡州府的知府劉堯佐和守備韓馳一起來到城門邊迎接商毅。雖然商家軍並未和流寇交戰,但劉堯佐和韓馳都明白,賊軍其實是被商家軍給嚇走的,而且有商家軍坐鎮城裡,大家也都覺得心裡有了底,因此也對商家軍的到來十分歡迎。同時王夫之也來相見,因為他有舉人的功名,而且在湖南也算小有名氣,和劉知府也見過幾面,眾人又互相問候了一般,這才請商毅到府衙裡去落座。而王夫之也向商毅告辭,投奔到衡州城中的朋友家裡。
商毅這才問起衡州的情況。原來早在三天之前,賊兵就到達了衡州城下,打出的正是張獻忠的旗號。衡州城裡的守備力量還不如長沙,守軍只有三千多人。因此也引起了衡州城中的一片恐慌。
劉堯佐和韓馳都有守城之責,而且城裡還有桂王,因此也只能咬牙堅守,兩人一面向長沙告急求救,一面動員城中一切可動員的力量,招募青壯百姓,堅決死守待援。
而桂王朱常瀛也從王府的庫房中拿出二十萬兩白銀,資助守軍,並且還立下賞格:能有出城斬賊一名者,賞銀三十兩,在城頭殺賊一名者,賞銀二十兩。戰死或重傷者也賞銀五十兩,輕傷者賞二十兩。同時桂王還命王府的伙房,做好熟食,送上城頭來慰勞守軍。有桂王帶頭,衡州城中的達官富戶也都紛紛響應,出錢捐物,勞資守城的軍民。
這些做法自然都大大激勵了守城軍民計程車氣,因此全城軍民在同仇敵愾,嚴防死守。結果賊軍連攻了三天,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但仍然無法攻破衡州城,而且又得知商家軍趕來救援衡州,他們也不敢和商家軍對陣,於是在昨晚連夜撤軍而走。
商毅聽完之後,心裡也頗為感嘆,其實張獻忠的實力遠不如李自成,只要每一個地方官員能夠下定決心堅守的話,支撐個十天八天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湖廣的每一個城池都向衡州這樣堅守,張獻忠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攻城掠地了。只可絕大部份的地方官員都畏敵如虎,一見賊兵殺到,往往是官員就先跑了。許多城池都是這樣不攻而破的。
另外桂王能夠做出這樣的姿態,在明末的藩王也算是難能可貴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成立南京朝廷,史可法一度選擇擁立他當皇帝,也不是沒有道理。
隨後商毅也告訴兩人,自己只是先頭人馬,後面還跟著黃得功部的一萬五千人,一二天之後,就能到達衡州了;同時商毅又仔細詢問了許多賊寇的各種情況;劉堯佐和韓馳得知後面還有大隊人馬以後,也完全放心下來,也都儘自己所瞭解,詳細的解